[發明專利]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3265.0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981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蔣波;楊天虹;謝洪磚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江工業爐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28 | 分類號: | C21D9/28;C21D1/63;C21D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 地址: | 401329 重慶市九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前軸 冷卻 循環系統 | ||
1.一種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包括上部敞口的淬火槽(A),所述淬火槽(A)中盛裝淬火液(80),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A)兩側對稱設有四個攪拌裝置(B);
所述攪拌裝置(B)包括基座(1)和沿該基座(1)長度方向上豎直設置的第一支架(10)和第二支架(11),所述基座(1)固設在淬火槽(A)的側緣,所述第一支架(10)上固設有電機(2),所述第二支架(11)上豎直設有轉軸(4),該轉軸(4)通過上下兩個滾動軸承座(5)可轉動的安裝在第二支架(11)的一側,且位于淬火槽(A)的敞口上方,兩個所述滾動軸承座(5)內均設有圓柱孔調心軸承(51),兩個滾動軸承座(5)固設在第二支架(11)上,所述電機(2)和轉軸(4)之間通過皮帶傳動機構連接;
所述電機(2)的傳動軸豎直朝上,安裝有小皮帶輪(31),所述轉軸(4)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大皮帶輪(32),該轉軸(4)的上端端部設有鎖緊防堵螺栓(41),防止轉軸(4)與大皮帶輪(32)發生脫落,所述小皮帶輪(31)和大皮帶輪(32)同一平面,兩者通過三角帶(33)轉動連接;
所述基座(1)上正對轉軸(4)的地方設透孔,所述轉軸(4)向下延伸穿過該透孔,所述轉軸(4)穿過所述透孔的一段上至少設有兩個葉輪(6),兩個所述葉輪(6)通過平鍵與所述轉軸(4)進行周向固定,其下部均設有鎖緊螺栓(60),防止葉輪(6)軸向脫落,所述轉軸(4)內部設貫穿的通道,所述鎖緊防堵螺栓(41)中空與所述轉軸(4)內部的通道連通,其上部設有進氣接駁口(40),所述轉軸(4)底部設有噴氣口(42);
所述轉軸(4)下部伸入淬火液(80)中,兩個所述葉輪(6)均位于淬火液(80)液面之下,淬火槽(A)底部正對轉軸(4)固設有與所述轉軸(4)一一對應的四個導流管(C),所述導流管(C)一端豎直向上延伸套設在對應轉軸(4)及葉輪(6)的外部,向上延伸的端部敞口形成進液口(90),端面位于淬火液(80)的液面之下,四個所述導流管(C)的另一端折彎后豎直朝上形成噴液口(91),四個所述噴液口(91)的上端面齊平且低于進液口(90)的端面,四個所述噴液口(91)處于同一豎直剖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A)底部設有傾斜的底板(81),所述底板(81)低端與其正對的淬火槽(A)端壁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導流管(C)固設在該底板(81)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A)端壁正對所述底板(81)低端的底部設有放液口(8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2)為三相交流變頻調速異步電動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該第一支架(10)上設有加強肋板(10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4)為伸縮桿轉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傳動機構和轉軸(4)外部設有罩殼(7),該罩殼(7)將皮帶傳動機構和位于基座(1)上方的轉軸(4)以及滾動軸承座(5)罩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前軸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7)上正對進氣接駁口(40)的地方開有通孔,所述進氣接駁口(40)向上延伸從該通孔伸出所述罩殼(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江工業爐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江工業爐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32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