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一體式鋤鏟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2713.5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7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1/02 | 分類號: | A01B1/02;A01B1/08;A01B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7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鋤鏟 手柄 連接接口 連接結構 耙體 便于攜帶 農用工具 耙爪 下凹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式鋤鏟耙,屬于農用工具技術領域。所述一體式鋤鏟耙,包括具有下凹曲面的鋤鏟本體,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鋤鏟的前端設有連接結構和耙體,所述連接結構設有連接接口;所述一體式鋤鏟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與連接接口連接構成鋤和耙;所述手柄與耙體的中間耙爪連接構成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改變手柄的安裝位置,從而實現鋤、耙、鏟的轉變,鋤、耙、鏟為一體式,結構簡單,便于攜帶;使用方便,多方位滿足人們的需求,易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式鋤鏟耙,屬于農用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村進行田間鋤地時,由于農作物種植情況差異很大,在鋤地時,有時候要使用鋤頭,有時候需要用鏟子,還有時候會用到耙,農民經常會三種工具都攜帶。它的不足之處 :勞作時攜帶的工具較多,消耗農民的體力和精力。
申請號為201310673274.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多功能鋤頭,該多功能鋤頭結構復雜,零配件多,加工工藝復雜,且該多功能鋤頭沒有耙的結構。因此,提供一種一體式鋤鏟耙有著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式鋤鏟耙,解決了勞作時攜帶的工具較多,消耗農民的體力和精力的問題。
上述發明目的得以實現,是因為采用了下述技術措施:
一種一體式鋤鏟耙,包括鋤鏟本體,所述鋤鏟的前端設有連接結構和耙體,所述連接結構設有連接接口;所述一體式鋤鏟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與連接接口連接構成鋤和耙;所述手柄與耙體的中間耙爪連接構成鏟。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連接接口中設有第一螺紋孔。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手柄的一端設置有手柄螺紋,用于與所述螺紋孔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耙體的中間耙爪中設有螺紋。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手柄中桶手柄螺紋的一端設有第二螺紋孔,用于與所述螺紋連接構成鏟。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鋤鏟中設置有向下凹的曲面。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發明,采用科學的結構設計模式,當需要用鋤或耙時,只需將手柄中的手柄螺紋與第一螺紋孔配合安裝,就變成鋤和耙。當需要用到鏟子時,只需將手柄中的第二螺紋孔與中間耙爪中螺紋配合安裝,就變成鏟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改變手柄的安裝位置,從而實現鋤、耙、鏟的轉變,鋤、耙、鏟為一體式,結構簡單,便于攜帶;使用方便,多方位滿足人們的需求,易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一體式鋤鏟耙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鋤鏟、2—連接結構、3—手柄、4—曲面、5—手柄螺紋、6—連接接口、7—耙體、8—第二螺紋孔、9—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中所示,本例中的一體式鋤鏟耙主體是鋤鏟1,在鋤鏟1中設置有連接結構2、曲面4,當需要用到鋤或耙時,只需將手柄3中的手柄螺紋5扭入連接結構2中的連接接口6,即可實現鋤或耙的功能,當需要用到鏟子時,只需將手柄3中的第二螺紋孔8與耙體7的中間耙爪上螺紋9配合連接,即可實現鏟子的功能,本發明將鋤、鏟、耙設計成一體式,通過改變手柄的安裝位置,從而實現鋤、鏟、耙的轉變。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貴港市瑞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7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