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Fe7Ni3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2632.5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根班;袁萌偉;林柳;劉慧輝;馬淑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大科技園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90 | 分類號: | H01M4/90;H01M12/06;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劉繼富;王春偉 |
| 地址: | 10087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fe7ni3 納米 材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Fe7Ni3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將乙酰丙酮鐵、乙酰丙酮鎳加入到溶劑中分散,然后再加入礦化劑和十八胺,分散均勻后,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加入水合肼,加熱至180℃~200℃,反應1小時~5小時,分離出反應產物,洗滌并干燥所述反應產物;
其中,所述礦化劑為堿金屬氫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乙酰丙酮鐵和所述乙酰丙酮鎳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所述乙酰丙酮鐵的物質的量與所述十八胺的質量的比值為0.35mmol/g~1.75mmol/g;
所述溶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及油胺中的至少一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礦化劑為氫氧化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鐵的物質的量與所述溶劑的體積的比值為0.02mmol/mL~0.1mmol/mL。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鐵的物質的量與所述礦化劑的質量的比值為0.7mmol/g~3.5mmol/g。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鐵的物質的量與所述水合肼的體積的比值為0.14mmol/mL~0.7mmol/mL。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體為氬氣。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1小時~3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大科技園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師大科技園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63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用于垂直磁記錄介質中軟磁性膜層的CoFeNi-系合金和濺射靶材料
- 一種耐磨蝕電機電刷
- 添加有Cu的Ni-Cr-Fe基合金釬料
- Fe7Ni3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 電子電氣設備用銅合金、電子電氣設備用銅合金薄板、電子電氣設備用導電部件及端子
- 利用修復鎳離子污染廢水原位制備鎳鐵雙金屬材料的方法
- 一種Si/La<sub>15</sub>Fe<sub>2</sub>Ni<sub>72</sub>Mn<sub>7</sub>B<sub>2</sub>Mo<sub>2</sub>復合儲氫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一種Ti-Zr-Ni-Fe-Cu-Co-Mo-B釬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添加有Cu的Ni-Cr-Fe基合金釬料
- Ni-Al@γ-Fe<base:Su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