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體處理構件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2387.8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79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迎春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依云;嚴政 |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處理 構件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水體處理構件,其特征在于,該水體處理構件包括:
載體,
包覆結構,所述包覆結構為含有白色硅酸鹽水泥、石灰石和白云母的材料硬化后形成的結構,所述包覆結構包裹一個或多個載體,
和微生物,所述微生物附著于所述載體和所述包覆結構的表面和/或內部;
其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載體,所述包覆結構的含量為0.1-10重量份,所述微生物的含量為0.05-5重量份;
所述載體選自火山巖、砂礫石、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碎磚和再生骨料中的至少一種;
在所述包覆結構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白色硅酸鹽水泥,所述石灰石的含量為1-5重量份,所述白云母的含量為0.5-1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載體,所述包覆結構的含量為1-10重量份,所述微生物的含量為0.5-2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包覆結構的厚度為0.05-4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包覆結構的厚度為0.1-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包覆結構的表面和/或內部具有第一孔結構,所述包覆結構的孔隙度為2-50%,所述第一孔結構的孔徑為10-50μ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微生物附著于所述第一孔結構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在所述包覆結構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白色硅酸鹽水泥,所述石灰石的含量為2-4重量份,所述白云母的含量為0.6-0.8重量份。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載體的粒徑小于等于30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載體的粒徑為0.5-30m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載體的粒徑為10-30mm。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載體的表面和/或內部具有第二孔結構,所述載體的孔隙度為0.5-2%,所述第二孔結構的孔徑為0.1-10μm。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微生物附著于所述第二孔結構內。
13.根據權利要求1、2、7、9、10和12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微生物為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和醋酸桿菌中的至少一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2、7、9和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微生物為粉劑。
15.根據權利要求1、2、7、9和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水體處理構件,其中,所述水體處理構件為不規則形狀,粒徑為1-35mm。
16.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項所述水體處理構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載體、包覆材料、微生物和水混合;
(2)將由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進行凝固和造粒;
其中,所述包覆材料含有白色硅酸鹽水泥、石灰石和白云母;
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載體,所述包覆材料的用量為0.1-10重量份,所述微生物的用量為0.05-5重量份,所述水的用量為0.1-30重量份;
在所述包覆材料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白色硅酸鹽水泥,所述石灰石的用量為1-5重量份,所述白云母的用量為0.5-1重量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迎春,未經王迎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38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污水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微生物處理罐用排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