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縮杯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2251.7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94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征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征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強環 杯體 磁性連接 支撐 壓縮杯 支撐桿中部 端面接觸 寬度相等 柔性材料 攜帶方便 占用空間 裝置結構 金屬塊 可固定 永磁體 外壁 下端 防水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縮杯,包括由防水的柔性材料圍成的杯體(1),杯體(1)外壁間隔設有加強環(2),上方加強環(2)的下端大于下方加強環(2)外徑,加強環(2)的寬度相等,且相鄰兩加強環(2)的間距等于任一加強環(2)的寬度;還包括支撐塊(3),支撐塊(3)的長度為最上部和最下部兩個加強環(2)之間的間距,且支撐桿中部設有永磁體(31),中部加強環(2)上設有金屬塊(21),支撐塊(3)可與中部加強環(2)磁性連接。本裝置結構簡單,實際使用可直接將支撐塊(3)兩端分別與上下兩加強環(2)的端面接觸,中部與加強環(2)磁性連接就可固定杯體(1),攜帶方便且占用空間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縮杯,屬于生活用品領域。
背景技術
杯子作為一種專門盛水的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常見杯子根據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為玻璃杯、塑料杯、陶瓷杯、木杯等。這類杯子由于杯體主要用于支撐,故杯體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在外出攜帶時,使得占用空間較大,給外出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于外出攜帶,可折疊且避免燙傷的一種壓縮杯。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縮杯,包括上大下小的倒圓臺的杯體,所述杯體由防水的柔性材料圍成;杯體外壁間隔設置有若干加強環,相鄰的加強環中的上方加強環的下端內徑均大于下方加強環最大外徑,加強環的寬度相等,且相鄰兩個加強環的間距等于任一加強環的寬度;還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長度為最上部和最下部兩個加強環之間的間距,且支撐桿中部設置有永磁體,中部加強環上設置有金屬塊,支撐塊可與中部加強環磁性連接。
其中,上述裝置中所述支撐塊形狀為W狀。
其中,上述裝置中金屬塊的數量為2個,且均勻設置在中部加強環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在杯體上間隔設有加強環,增加了杯體的結構,同時在盛裝溫度較高的液體時,人們可直接握持加強環避免燙傷;實際使用可直接將支撐塊兩端分別與上下兩加強環的端面接觸,中部與加強環磁性連接就可固定杯體,使得使用較為方便。由于杯體為上大下小的倒圓臺結構,上端杯體大于下端,而杯體為柔性材料,使得整個杯體可折疊,占用空間小,便于外出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放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部分折疊后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是杯體,2是加強環,21是金屬塊,3是支撐塊,31是永磁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縮杯,包括上大下小的倒圓臺的杯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1由防水的柔性材料圍成;杯體1外壁間隔設置有若干加強環2,相鄰的加強環2中的上方加強環2的下端內徑均大于下方加強環2最大外徑,加強環2的寬度相等,且相鄰兩個加強環2的間距等于任一加強環2的寬度;還包括支撐塊3,所述支撐塊3的長度為最上部和最下部兩個加強環2之間的間距,且支撐桿中部設置有永磁體31,中部加強環2上設置有金屬塊21,支撐塊3可與中部加強環2磁性連接。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通過在杯體1上間隔設有加強環2,增加了杯體1的結構,同時在盛裝溫度較高的液體時,人們可直接握持加強環2避免燙傷;實際使用可直接將支撐塊3兩端分別與上下兩加強環2的端面接觸,中部與加強環2磁性連接就可固定杯體1,使得使用較為方便。同時由于杯體1為上大下小的倒圓臺結構,上端杯體大于下端,而杯體為柔性材料,使得整個杯體可折疊,占用空間小,便于外出攜帶。可優選本裝置的支撐塊3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支撐塊3中部可與加強環2磁性連接,而兩端與最上部和最下部的加強環2接觸支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征,未經謝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25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