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擠壓生產陶瓷研磨體粉坯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2044.1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4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田大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煤大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3/20 | 分類號: | B28B3/20;B28B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坯 擠壓生產 陶瓷研磨 螺旋輸送機 生產過程 柱狀陶瓷 濕物料 濕粉 油缸 模具 切割 擠壓 擠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擠壓生產陶瓷研磨體粉坯的工藝,其特征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螺旋輸送機或油缸對濕粉料進行預擠壓,然后將從模具中擠出的濕物料條切割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柱狀陶瓷粉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擠壓生產陶瓷研磨體粉坯的工藝。
背景技術
陶瓷研磨體作為一種新興的研磨材料,可以應用于球磨機的粉磨系統中。陶瓷研磨體有球形和柱狀兩種。在球磨機裝填中需要進行陶瓷研磨體粒徑的級配,因此陶瓷研磨體的直徑從60多到10毫米左右不等。目前的陶瓷研磨體的粉坯成型過程大致有兩種生產工藝。第一種是預先在滾球球中加入形核核芯,然后將混合好的粉料放入,通過一邊加水一邊滾動的方式,讓粉料慢慢長大,達到設定的直徑。第二種是將混合好的粉料通過等靜壓成型機,壓成一定的直徑和形狀。第一種工藝適合所有直徑的陶瓷研磨體,第二種工藝由于模具和生產效率的問題,只適用于直徑比較大的陶瓷研磨體,比如說直徑20毫米以上的。目前直徑比較小的陶瓷研磨體粉坯一般都采用第一種方式成型。第一種方式形成的陶瓷研磨體,粉坯密度偏低,導致最終成品顆粒相互之間強度不夠,容易在后期的使用中破碎。
本發明吸取了等靜壓成型的優點,又提高了生產小直徑陶瓷研磨體粉坯的密度及強度,而且保證了較高的生產效率。以直徑20mm的柱為例,以每秒鐘0.3米的線速度生產,一條生產線,每小時大約可以生產1000公斤。
本發明是通過下列方式實現的:
將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勻的濕粉料,通過螺旋輸送機或油缸,對濕粉料預先擠壓,然后通過設置于容料器前端的模具中將粉料擠出形成了條狀料坯,最后通過切斷機構,將料坯條切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段狀。
模具安裝部位安裝壓力傳感器,以檢測粉料壓力及啟動模具出口開啟。
模具的斷面形狀可以根據需要而改變。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也可以在模具上設置多個出口或者安裝多個模具。
為了保留整個料坯足夠的強度,在形成段狀粉坯后,放入球磨機中,將段狀粉坯邊緣的松散部分磨削下去。
實施例
實施例1:
將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勻的濕粉料,通過加粉器,加入到螺旋輸送機中,螺旋輸送機旋轉推進,對濕粉料擠壓,然后通過設置于容料器前端的模具將粉料擠出形成了條狀料坯,最后通過切斷機構,將料坯條切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段狀。
實施例2
將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勻的濕粉料,通過油缸加壓,然后將經過加壓已經具有一定形狀的料坯放入容料器中,通過設置于容料器前端的模具將粉料擠出形成條狀料坯,最后通過切斷機構,將料坯條切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段狀。
實施例3
將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勻的濕粉料,通過螺旋輸送機或油缸,對濕粉料預先擠壓,然后通過設置于容料器前端的模具中將粉料擠出形成了條狀料坯,最后通過切斷機構,切割方式選用激光切割,將料坯條切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段狀。
實施例4
將按比例配好并混合均勻的濕粉料,通過螺旋輸送機或液壓油缸,對濕粉料預先擠壓,然后通過設置于容料器前端的模具中將粉料擠出形成了條狀料坯,最后通過切斷機構,切割方式選用機械切割,將料坯條切成具有一定長度的段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煤大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煤大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0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型橋梁設備
- 下一篇:蜂窩結構體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