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備條干測試功能的細紗機及制造細紗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1092.9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76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亮;賈高鵬;卞金洪;王春霞;惠開兵;畢紅軍;呂立斌;惠剛;孫桂娥;殷瑞明;杜梅;曾春梅;陽程;趙紅芝;周青青;呂景春;張春清;劉憲祥;張飛;盧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2G3/36 | 分類號: | D02G3/36;D01H5/22;D01H13/32;D06B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240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輥 羅拉 細紗機 納米紡絲裝置 測試功能 測試裝置 染色裝置 細紗 染色 卷繞成型裝置 工作效率高 加捻裝置 配色裝置 細紗工藝 測色 粗紗 紡絲 熟條 制造 測試 計算機 生產 | ||
1.一種制造細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驟:
S1:將熟條或者粗紗通過第一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2:步驟S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3:步驟S2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靜電發生裝置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
S4:步驟S3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染色裝置進行噴涂染色;
S5:步驟S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
S6:步驟S5得到的產物通過電阻檢測裝置對烘干效果進行檢測,電阻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作出判斷:如果檢測合格,則繼續進行步驟S7;如果檢測不合格,則反饋信號給第一烘干裝置,第一烘干裝置調整參數,并繼續進行步驟S7;
S7:步驟S6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8:步驟S7得到的產物通過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進行染色效果的測試,計算機測色配色裝置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第一染色裝置,第一染色裝置根據測試結果調整參數;
S9:步驟S8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10:步驟S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靜電發生裝置將緊密的纖維束變為松散的纖維束;
S11:步驟S10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染色裝置進行進一步噴涂染色;
S12:通過第二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固色;
S13:通過加熱裝置進行加熱軟化;
S14:采用長絲通過旋轉裝置對步驟S13得到的產物進行旋轉包纏;
S15:步驟S14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三羅拉膠輥組合進行牽伸;
S16:步驟S15得到的產物通過條干測試裝置進行條干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第一羅拉膠輥組合、第二羅拉膠輥組合和第三羅拉膠輥組合的轉速;
S17:步驟S16得到的產物通過加捻裝置進行加捻;
S18:步驟S17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三等離子體裝置進行表面改性處理;
S19:步驟S18得到的產物通過納米紡絲裝置噴涂納米纖維,納米纖維包裹第三等離子體裝置處理得到的產物,形成納米纖維膜;
S20:步驟S19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三烘干裝置進行烘干定型;
S21:步驟S20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毛羽檢測裝置對毛羽數量進行檢測,第一毛羽檢測裝置將檢測結果發送給第一等離子體燒毛裝置,第一等離子體燒毛裝置根據檢測結果設置參數;
S22:步驟S21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一等離子體燒毛裝置進行燒毛處理;
S23:步驟S22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毛羽檢測裝置對毛羽數量進行檢測,第二毛羽檢測裝置對檢測結果進行判斷: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則激活第二等離子體燒毛裝置,并根據檢測結果設置第二等離子體燒毛裝置的參數,繼續進行步驟S24;如果檢測結果合格,則不激活第二等離子體燒毛裝置,進行步驟S25;
S24:步驟S23得到的產物通過第二等離子體燒毛裝置進行進一步燒毛處理;
S25:通過卷繞成型裝置進行卷繞成型,以形成細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1092.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