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花織機拆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0446.8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7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祖坡;陶家木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金姿紡織裝飾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27/00 | 分類號: | B25B27/00;D03C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43132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花 織機 拆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提花織機拆裝方法。
背景技術
紡織機,又叫紡機、織機、棉紡機等,古代的紡織機是依靠人力帶動的織布機。紡織機就是把線、絲、麻等原材料加工成絲線后織成布料的工具全稱。象紡墜、紡車、錠子、踏板織布機,還有現代機械織布機、現代數控自動織布機等。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于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
現有的生產中,針對紡織不同的布匹,不同的花紋,需要使用和調整紡織機器的附加設備,根據所需要生產需要,相應調整相關部件的參數,現有的紡織拆裝方法多樣,拆裝后的機器運行不穩定,產出的布匹一致度和平整度不穩定,拆裝費時,效率低。
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201310413505.6,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公開了一種車縫擔干的平車裝置,包括車縫部,車縫部具有壓靴,用于控制壓靴升或降的第一電磁閥,用于運輸擔干的托布運輸板,托布運輸板設置在車縫部下方,與托布運輸板傳動相連的有電機;用于獲取并發射車縫完畢信號的電眼;用于接收電眼所發射的車縫完畢信號,并作出第一電磁閥升壓靴或降壓靴命令以及作出電機運行或停止命令的PLC控制器。把擔干置于車縫部,然后啟動平車,壓靴下降壓著擔干,車縫部開始車縫擔干。PLC控制器發出命令,托布運輸板帶動擔干移動。當電眼檢測到車縫完畢信號后,PLC控制器再次發出命令,托布運輸板停止移動,同時PLC控制器還命令第一電磁閥運作,使得壓靴升,完成車縫整個過程。它取代人手移動擔干,節省人力物力。但此裝置主要是針對平車裝置和控制進行了描述,并未對具體拆裝時候需要注意的穩定度進行優化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拆裝織機效率低、機器運行不穩定,產品一致性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花織機拆裝方法。它可以實現拆裝效率高、拆裝后運行穩定、產品一致性高。2.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使用平車對織機進行拆裝操作,一種提花織機拆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拆車:拆除原織機部件,保留墻板、機架,將織機部件依次拆卸,拆卸后將各磨損的軸進行修理;
B、裝車:分別將的所需安裝的織機部件,依次安裝在機架上;
C、校正:對于安裝后的各部件進行校正,保證安裝在所需位置;
D、試車:進行新安裝織機試車。
更進一步的,步驟A中,磨損的軸包括后桿軸、后梁、中心軸、彎軸、搖軸、送經軸、刺毛輥、筘夾軸。維修好的部件為新織機提供零件,為后續生產做準備。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首先安裝彎軸,保證彎軸靈活,曲柄轉到上心前后45°應能自動落下回擺兩次。保證彎軸靈活,后序部件可以順利進行安裝,保證后序安裝步驟順利,不用返工,效率提高。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直接先校正彎軸位置,使用定規測微片在靠墻板兩端處檢查彎軸安裝左右位置,保證居中。后序部件可以順利進行安裝,保證后序安裝步驟順利,不用返工,效率提高。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安裝中心軸,調整球面軸承上下前后4只馬車螺絲松緊度,保證中心軸左右間隙在1mm之內。使用螺絲可以快速調整定位軸,球面產生相對轉動來實現,一手握信能靈活轉動,保證織機的運動靈活。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搖軸前后與中主軸保持一定位置,用定規固定,搖軸左右間隙在1mm之內。校正時候,把一只筘座托腳支緊在搖軸上,前后45°應能自動落下,由于套筒偏心,搖軸與套筒配件間隙較大,使總偏心大,不能做到四心靈活,在這種情況,保證套筒螺釘在下方,前后45°能自動落下,即三心靈活,保證搖軸的靈活。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送經軸與中心軸位置用定規校正,左右間隙在1mm之內,送經軸與送經側軸垂直,且兩軸表面之間有間距,蝸輪、蝸桿嚙合最緊的地方不可卡緊,保證0.5-0.8mm松動間隙。保證運行時候的穩定性,振動小,且不會造成蝸輪、蝸桿的損壞,降低損壞率,耐久度好。
更進一步的,步驟B中,包括安裝打緯機構,打緯機構筘座腳固定在搖軸上,筘夾軸托腳的止口應與筘座腳的止口相吻合,停止掣子與撞嘴接觸深度13-16mm,上下間距為兩根停片,兩側長短一致,左右居中,筘夾軸左右間隙在0.5mm之內。保證筘夾軸穩定、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金姿紡織裝飾用品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金姿紡織裝飾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04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動態顯示和觸摸鍵盤的報刊無線分發板
- 下一篇:打印機閥門組件裝配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