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9875.3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9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梁榮強;謝小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67/02;C08L75/04;C08L27/06;C08L1/14;C08L61/16;C08K13/02;C08K5/12;C08K5/09;C08K3/24;C08K3/38;C08K3/34;H01B9/00;H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李珊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銅合金 海洋石油鉆井平臺 用電力電纜 防護套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 聚氯乙烯 季戊四醇丙烯酸酯 偏苯三甲酸三辛酯 醋酸丁酸纖維素 二異氰酸甲苯酯 甲基異丁基甲醇 雙酚A聚碳酸酯 套包 甲基叔丁基醚 磷酸三甲酚酯 妥爾油脂肪酸 五水偏硅酸鈉 硬脂酸正丁酯 二甲基亞砜 聚氨酯樹脂 磷酸二氫鉀 十溴聯苯醚 烯丙基硫醚 鈦酸正丁酯 產品使用 導線外層 氟硅酸銨 聚醚醚酮 抗菌性能 平行放置 乙酸丁酯 質地柔軟 防霉變 環烷酸 甲苯酚 磷酸銨 耐高溫 耐酸堿 硼化鋯 銻酸鈉 烷基溴 鎢酸鈉 香蘭素 耐磨 阻燃 制備 纖維 防護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包含有多根銅合金導線及防護套,銅合金導線相互平行放置,每根銅合金導線外層均利用防護套包覆,防護套由以下組分組成:雙酚A聚碳酸酯、偏苯三甲酸三辛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氨酯樹脂、聚氯乙烯、二甲基亞砜、甲基異丁基甲醇、妥爾油脂肪酸、乙酸丁酯、烯丙基硫醚、香蘭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十六烷基溴、環烷酸、氟硅酸銨、鎢酸鈉粉末、硼化鋯粉末、磷酸二氫鉀、五水偏硅酸鈉、甲基叔丁基醚、硬脂酸正丁酯、磷酸銨、對甲苯酚、銻酸鈉粉末、鈦酸正丁酯、磷酸三甲酚酯、十溴聯苯醚、醋酸丁酸纖維素、聚醚醚酮纖維、二異氰酸甲苯酯、季戊四醇丙烯酸酯。該發明產品具有質地柔軟、耐磨耐高溫、安全可靠且具有較為優越的阻燃、耐酸堿、防霉變抗菌性能,改善了產品使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海洋石油鉆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開發利用的深化,油氣勘探開發從陸地轉入海洋。因此,鉆井工程作業也必須在浩瀚的海洋中進行。在海上進行油氣鉆井施工時,幾百噸重的鉆機要有足夠的支撐和放置的空間,同時還要有鉆井人員生活居住的地方,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就擔負起了這一重任。由于海上氣候的多變、海上風浪和海底暗流的破壞,海上鉆井裝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顯重要。海洋石油鉆井平臺上所用的電纜有必要采用合適的產品,以便滿足其環境使用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以便更好地實現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的使用功能,使產品具有阻燃、耐酸堿、防霉變抗菌性能,改善產品使用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包含有多根銅合金導線及防護套,銅合金導線相互平行放置,每根銅合金導線外層均利用防護套包覆,防護套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A聚碳酸酯22~26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0~24份、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0~24份、聚氨酯樹脂18~22份、聚氯乙烯20~24份、二甲基亞砜20~24份、甲基異丁基甲醇18~22份、妥爾油脂肪酸20~24份、乙酸丁酯20~24份、烯丙基硫醚18~22份、香蘭素18~2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8~22份、十六烷基溴20~24份、環烷酸18~22份、氟硅酸銨16~20份、鎢酸鈉粉末20~24份、硼化鋯粉末18~22份、磷酸二氫鉀16~20份、五水偏硅酸鈉18~22份、甲基叔丁基醚16~20份、硬脂酸正丁酯16~20份、磷酸銨16~20份、對甲苯酚14~18份、銻酸鈉粉末10~14份、鈦酸正丁酯8~12份、磷酸三甲酚酯8~12份、十溴聯苯醚8~12份、醋酸丁酸纖維素8~12份、聚醚醚酮纖維8~12份、二異氰酸甲苯酯8~12份、季戊四醇丙烯酸酯8~12份。
進一步地,上述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用電力電纜防護套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雙酚A聚碳酸酯22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20份、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20份、聚氨酯樹脂18份、聚氯乙烯20份、二甲基亞砜20份、甲基異丁基甲醇18份、妥爾油脂肪酸20份、乙酸丁酯20份、烯丙基硫醚18份、香蘭素18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18份、十六烷基溴20份、環烷酸18份、氟硅酸銨16份、鎢酸鈉粉末20份、硼化鋯粉末18份、磷酸二氫鉀16份、五水偏硅酸鈉18份、甲基叔丁基醚16份、硬脂酸正丁酯16份、磷酸銨16份、對甲苯酚14份、銻酸鈉粉末10份、鈦酸正丁酯8份、磷酸三甲酚酯8份、十溴聯苯醚8份、醋酸丁酸纖維素8份、聚醚醚酮纖維8份、二異氰酸甲苯酯8份、季戊四醇丙烯酸酯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未經中山市得高行知識產權中心(有限合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8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