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9660.1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9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仙 |
| 主分類號: | C11B3/00 | 分類號: | C11B3/00;C11B3/14;A23D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鎮江市丹***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酸 玉米油 脫臭工藝 脫臭過程 廢渣排放 化學物質 環保性 金黃色 無異味 脫臭 廢氣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采用本工藝脫酸脫臭的玉米油呈金黃色,無異味,而且脫酸脫臭過程不影響玉米油營養成分、沒有其它廢氣、廢渣排放、整個脫酸脫臭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具有環保性,且成本較低,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
背景技術
玉米油獨含谷維素,維生素E含量遠遠高出其它食用油,此外玉米油煙點較高,煎炒烹炸油相對其它家庭油品油煙稍少一點,健康多一點。玉米油每百克飽和脂肪酸含量為23.2,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42.2,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34.5,比例接近1:1:1,接近世界營養協會推薦標準,是一種高品質的天然的健康用油。
當前市面上的玉米油全是以米糠為原料制取的油品,而米糠中因有玉米保護皮層的混入,使大量的微生物與農殘混入其中,雖有部分米糠采用了酶失活滅菌處理,但皆無阻氧抗菌包裝保護保存,且不能立即脫脂制油,氧化酸敗嚴重,微生物大量滋生,且有大量農殘,與地溝油的原料無異,因此,在制造玉米油的過程中脫酸脫臭工序十分重要,直接影響玉米油的成色和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以解決脫酸脫臭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經脫色工藝處理過的出析油通過油油換熱后進入填料脫酸塔;
(2)當進入填料脫酸塔的油經導熱油加熱器加熱,使油溫達250-260℃后進入脫臭塔頂部;
(3)關閉脫臭塔各層排空管閥門,當析氣器中油位達到一半時,在開啟析氣泵進口閥門后,開啟析氣泵,待壓力上升至0.4Mpa后,緩慢開啟出口閥門,向脫臭塔進油,關閉導熱油循環閥門;
(4)開啟脂肪酸調溫器進水閥門和脂肪酸泵;
(5)待油進入脫臭塔后,開啟直接蒸汽閥門,油每經過一層,開啟相應一層的直接蒸汽閥門;
(6)當脫臭塔中的油到達最底層時,停止給脫臭塔進油,關閉析氣器和進出閥門,開啟脫臭泵,打開脫臭塔導熱循環泵閥門,關閉導熱油自循環閥門,使油品回脫酸塔循環升溫;
(7)當所述脫臭塔中上層油溫升至溫度250℃、下層溫度升至230℃,且化驗酸價達到國家合格標準時,開啟脫臭泵出油閥門,關閉熱循環閥門,正常出油。
作為本發明所述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步驟(4)中的脂肪酸調溫器的溫度控制在40-45℃之間。
本發明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工藝脫酸脫臭的玉米油呈金黃色,無異味,而且脫酸脫臭過程不影響玉米油營養成分、沒有其它廢氣、廢渣排放、整個脫酸脫臭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具有環保性,且成本較低,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玉米油脫酸脫臭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經脫色工藝處理過的出析油通過油油換熱后進入填料脫酸塔;
(2)當進入填料脫酸塔的油經導熱油加熱器加熱,使油溫達250-260℃后進入脫臭塔頂部;
(3)關閉脫臭塔各層排空管閥門,當析氣器中油位達到一半時,在開啟析氣泵進口閥門后,開啟析氣泵,待壓力上升至0.4Mpa后,緩慢開啟出口閥門,向脫臭塔進油,關閉導熱油循環閥門;
(4)開啟脂肪酸調溫器進水閥門和脂肪酸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仙,未經王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6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玉米油脫蠟工藝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油渣清理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