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苯并咪唑類n-型材料及其在OLEDs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9527.6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88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陶友田;胡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1/14 | 分類號: | C07D401/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8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并咪唑 材料 及其 oleds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兩個苯并咪唑類n?型材料及其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兩個化合物的原料廉價易得,合成操作簡便,反應條件溫和,生產成本低,產率較高,且具有巨大商業化潛力,具體涉及一步法合成兩種具有電子傳輸性能的n?型光電功能材料及其作為電子傳輸材料和共主體材料制備有機電致磷光器件。本發明所說n?型材料,既含電子傳輸性能的苯并咪唑單元又含電子傳輸性能的吡啶單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領域,具體涉及兩種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及其在OLEDs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s)是一種自發光器件,具有電壓低,視角寬、響應速度快、溫度適應性好等優勢,是新一代的顯示技術。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原理,在電場作用下,空穴和電子分別從陽極和陰極注入,分別通過空穴注入層、空穴傳輸層和電子注入層、電子傳輸層,在發光層復合形成激子,激子輻射衰減發光。
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效率和壽命的關鍵之一便是器件發光層中空穴載流子和電子載流子濃度平衡。由于大部分空穴傳輸材料的遷移率遠遠高于電子傳輸材料,所以目前電子材料的匱乏是制約電致發光器件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此的研究也尤為重要。為了能得到高效率和長壽命的器件,電子傳輸材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良好的電子注入性,良好的空穴阻擋性,較高的電子遷移率,高的三線態能級。
2-苯基苯并咪唑和2-吡啶基苯并咪唑具有較好的電子傳輸能力,廣泛用于電子傳輸電子材料的設計和合成。其中,TPBI是一種含2-苯基苯并咪唑基團的商業化電子傳輸材料,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常常用來作為電子傳輸層[Z.T.Liu,J.H.Zou,J.W.Chen,L.Huang,J.b.Peng,Y.Cao,Polymer,2008,49,1604-1610],優化器件的性能。但是TPBI的合成繁瑣,需要多步反應來完成[S.Takizawa,V.A.Montes,and P.Anzenbacher,Jr,Chem.Mater.,2009,21,2452-2458],增加了生產成本和周期,而且包含TPBI的共主體器件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兩種具有巨大商業價值的n-型光電功能材料,并采用這兩種材料作為電子傳輸層和共主體制備高效有機電致磷光器件,該類材料能夠廣泛應用于有機電致磷光器件中,可獲得高效的電致發光性能。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兩種苯并咪唑類n-型材料,所述化合物含有吸電子能力較強的苯并咪唑和吡啶單元,其結構如下所示:
上述苯并咪唑類n-型材料作為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子傳輸層及其共主體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含有苯并咪唑單元的化合物E1、E2,將2-苯基苯并咪唑單元與吡啶單元、2-吡啶基苯并咪唑單元與吡啶單元分別以C-N的方式連接。另外,將這類材料作為電子傳輸材料應用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其器件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充當OLED器件電子傳輸層的電致發光光譜圖。
圖2為苯并咪唑類化合物充當OLED器件共主體的電致發光光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合成路線如下:
實施例(1):E1的合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5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