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49374.5 | 申請日: | 2016-12-14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8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發明(設計)人: | 楊屹東;郭銀濤;李強;王杰;陳科宇;張長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公高科養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1C19/10 | 分類號: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張宇峰 |
地址: | 10009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料 級配曲線 工程設計級配 性能測試 級配 礦料 變異性 冷再生混合料 半柔性路面 配合比設計 控制狀態 曲線確定 乳化瀝青 干拌 過篩 生產 水泥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用于半柔性路面冷再生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由多種礦料混合而成,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所述混合料的工程設計級配曲線;根據所述工程設計級配曲線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標級配曲線;將所述多種礦料干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缺少乳化瀝青、水泥和水;將所述第一混合料進行過篩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級配曲線;將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級配曲線與所述目標級配曲線對比,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通過路面性能測試判斷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若所述路面性能測試合格,則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滿足要求。本發明的方法使材料的變異性在配合比設計階段達到有效的控制狀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級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為滿足國家公路綠色養護行業發展需要,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回收舊瀝青路面材料(冷再生路面結構)重復利用的技術,目前國內外路面冷再生技術已經應用多年,冷再生技術分類很多,如泡沫瀝青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厚式冷再生、及本文中介紹的廠拌冷再生技術。
上述冷再生技術,都存在一類共性問題,級配控制環節精度不足,其主因是冷再生混合料中使用了大量的回收銑刨料,而回收銑刨料的樣源涵蓋范圍從基層到瀝青層,使得回收銑刨料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和多變性。這兩種因素又取決于原路面的結構性質、礦料規格和級配范圍的條件折射,造成混合料級配環節控制因銑刨料級配的多變性而變得尤為復雜,如果將回收銑刨料按新粗細集料的規格進行分檔、精細化篩分處理,又不具備實施的綜合條件,冷再生混合料無法進行精細化控制主要受再生工藝和生產拌合設備兩方面的影響,冷再生混合料采用的是常溫拌合工藝,與熱拌混合料最大的區別是不進行二次篩分處理,而回收的舊瀝青材料粒徑存在較高的變異性,級配范圍波動大,緊依靠室內確定的目標級配進行生產施工,級配控制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很難保證最佳的工程質量,這是其一。其二是受混合料拌合設備的影響,冷再生混合料拌合設備是在水穩拌合站的基礎上升級改造成兩級拌合設備,通過一級拌合完成的骨料在冷料斗下皮帶的電磁調速計量骨料用量,缺少精確的二次篩分計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的精度低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混合料級配控制方法,用于半柔性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其中,所述混合料由多種礦料混合而成,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所述混合料的工程設計級配曲線;根據所述工程設計級配曲線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標級配曲線;將所述多種礦料干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缺少乳化瀝青、水泥和水;將所述第一混合料進行過篩得到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級配曲線;將所述第一混合料的級配曲線與所述目標級配曲線對比,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通過路面性能測試判斷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若所述路面性能測試合格,則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生產級配曲線滿足要求。
進一步,所述根據所述工程設計級配曲線確定所述混合料的目標級配曲線的步驟,包括:按照每種所述礦料的試配比混合所述礦料得到第二混合料,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料中缺少乳化瀝青、水泥和水;將所述第二混合料過篩得到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級配曲線;將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級配曲線與所述工程設計級配曲線對比;若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級配曲線與所述工程設計級配曲線的差距未超出第一閾值,則將所述第二混合料進行路面性能測試;將所述路面性能測試的結果為最優結果的所述第二混合料的級配曲線確定為所述混合料的目標級配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公高科養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公高科養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3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