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9312.4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56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任慶;李大偉;付林;胡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懷勤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動力 汽車電機 冷卻水 結構 | ||
1.一種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水套筒、套裝在所述外水套筒內的內水套筒以及密封圈,所述內水套筒包括圓環狀的薄壁圓筒以及相對設置在所述薄壁圓筒的兩端的環形板;所述薄壁圓筒與所述環形板同軸設置;所述薄壁圓筒的內圓的直徑與所述環形板的內圓的直徑相同,所述薄壁圓筒的外圓的直徑小于所述環形板的外圓的直徑;所述環形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密封圈設置在所述環形安裝槽中;所述薄壁圓筒的外壁面上設置有環狀的環筋,所述環筋的外圓的直徑等于所述環形板的外圓的直徑;所述環筋上具有環筋缺口,所述環筋缺口中設置有與所述環筋垂直的軸向隔板,所述軸向隔板的兩端分別與兩所述環形板相連;所述軸向隔板上遠離所述薄壁圓筒的一側與所述外水套筒的內壁相貼合;所述外水套筒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交錯設置在所述環筋的兩側;
其還包括與所述環筋垂直設置的軸向直筋,所述軸向直筋為凸字形結構,所述凸字形結構的頂面與所述內壁相貼合;所述環筋與所述軸向直筋的中部位置相連;所述軸向直筋的兩端分別與兩所述環形板相連;
兩所述環形板上靠近所述環筋的一側相對設置有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大端與所述環形板相貼合,所述梯形凸起的小端通過連接筋與所述環筋相連;所述連接筋的軸向厚度小于所述梯形凸起的軸向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直筋的個數為七個,所述軸向隔板與各所述軸向直筋均勻分布在所述薄壁圓筒的周向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板上所述梯形凸起的個數為八個,各所述梯形凸起均勻分布在所述環形板的周向上;各所述梯形凸起、各所述軸向直筋以及所述軸向隔板將整個圓周十六等分。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板上遠離所述環筋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梯形凸起相對應的安裝螺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設置在遠離所述環筋缺口的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套筒的至少一端設置有導向斜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筋設置在所述薄壁圓筒的中部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冷卻水套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向隔板設置在所述環筋缺口的中部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31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