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8571.5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30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潤東;李向民;許清風;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B5/28 | 分類號: | G01B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周云 | 
| 地址: | 20003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粗糙度 預制混凝土構件 結合面 測評 構件結合 表征指標 構件表面 合格判斷 深度測量 粗糙面 | ||
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它包括構件表面凹凸深度測量,構件結合面粗糙度表征指標計算及構件結合面粗糙度合格判斷幾個步驟,該方法既能直接適應各種粗糙面處理方法,又能準確的表征粗糙度,提高了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測評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性能測評技術領域,具體講就是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
背景技術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的疊合樓板、疊合梁、疊合墻板等預制構件結合面上必須制作粗糙面,以增強新舊混凝土的粘結力,保證共同受力。行業標準規定“采用后澆混凝土或砂漿、灌漿料連接的預制構件結合面,制作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粗糙面處理。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可采用化學處理、拉毛或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且“粗糙面的面積不宜小于結合面的80%,預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應小于4mm,預制混凝土梁端、預制混凝土柱端、預制混凝土墻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應小于6mm?!?/p>
但是由于現有規范中并未限定粗糙面處理必須采用某一種方法,實際工程中的預制構件進行粗糙面處理時,拉毛法、化學處理露骨料法等均有采用,不同方法形成的粗糙面差別較大。另外,規范中給出了粗糙面的面積要求和凹凸深度要求,但并未給出測評方法,導致目前對實際工程中預制構件粗糙面的制作質量無法進行有效驗收。同時現有常用的檢測驗收方法在實際工程中是很難把握和操作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的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難以準確操作,統一性不強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既能直接適應各種粗糙面處理方法,又能準確的表征粗糙度,提高了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測評的準確性。
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設計的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結合面粗糙度的測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構件表面凹凸深度測量
首先,測量工具的準備
測量工具包括測深尺和透明多孔基準板:
所述測深尺包括數顯花紋深度尺或數顯游標卡尺;
所述透明多孔基準板包括以下5種規格:
B1板長度110mm,寬度60mm,厚度5mm,孔徑3mm,圓心孔距10mm,孔洞數量50個;
B2板長度155mm,寬度80mm,厚度5mm,孔徑3mm,圓心孔距為15mm,孔洞數量為50個;
B3板長度200mm,寬度100mm,厚度5mm;孔徑3mm,圓心孔距20mm,孔洞數量50個;
B4板長度245mm,寬度120mm,厚度5mm,孔徑3mm,圓心孔距25mm,孔洞數量50個;
B5板長度290mm,寬度140mm,厚度5mm,孔徑3mm,圓心孔距30mm,孔洞數量50個。
接著,測區劃分
對待測的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預制混凝土疊合梁、預制混凝土疊合墻板,在其粗糙面上隨機劃分不少于8個長方形測區,每個測區面積在0.02m2~0.05m2之間,相鄰兩測區中心間距不小于粗糙面長邊的1/16,同時根據待測區域的實際面積選擇透明多孔基準板B3、B4或B5配合測深尺進行測量,當透明多孔基準板位于測區中心時,測區邊緣到透明多孔基準板相應邊緣的距離不小于1倍透明多孔基準板的圓心孔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未經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85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玄參烘干裝置
- 下一篇:具有高吸收效率和信噪比的懸置測輻射熱膜的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