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取米蛾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8334.9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890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覃振強;宋修鵬;韋金菊;羅亞偉;魏春燕;李楊瑞;劉璐;李德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取米蛾卵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取米蛾卵裝置,包括殼體、米蛾籠、驅動機構、毛刷及集卵抽屜。殼體內形成有腔室,米蛾籠包括籠體及轉動軸,籠體內設有產卵腔,籠體的側壁上設有供米蛾卵通過的出卵部,轉動軸與籠體固定連接,轉動軸轉動地裝設在殼體上且轉動軸的至少一個端部位于殼體外,轉動軸內設有米蛾進出通道,米蛾進出通道的一端貫通轉動軸以形成米蛾進出口,米蛾進出通道的另一端與產卵腔連通,米蛾進出口位于殼體外,轉動軸上設有開啟或封閉米蛾進出口的孔蓋;驅動機構與轉動軸連接,毛刷裝設在殼體的內側并與籠體的側壁相接觸,集卵抽屜活動地裝設于殼體內并位于米蛾籠的下方。上述自動取米蛾卵裝置能夠自動完成取米蛾卵,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昆蟲卵的采集裝置,尤其是米蛾卵的產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對赤眼蜂的研究不斷深入,以及赤眼蜂在農業生產上的廣泛應用,圍繞赤眼蜂的產業鏈初步形成。為了人工繁殖和生產赤眼蜂,之前人們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利用麥蛾、米蛾、蓖麻蠶、柞蠶等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取得了良好效果。米蛾卵的收集是人工繁殖和生產赤眼蜂的重要過程,當前,我國還普遍采用人工用毛刷掃離附著物上的米蛾卵。人工收卵操作工效低,且操作環境高溫高濕與濃塵,又缺乏合適機械替代人工,長時間成為赤眼蜂擴繁的技術瓶頸。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自動取米蛾卵裝置,以解決人工收集米蛾卵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取米蛾卵裝置,包括殼體、米蛾籠、驅動機構、毛刷及集卵抽屜。所述殼體內形成有腔室,所述米蛾籠包括籠體及轉動軸,所述籠體內設有用于收容米蛾的產卵腔,所述籠體的側壁上設有供米蛾卵通過的出卵部,所述轉動軸與所述籠體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轉動地裝設在所述殼體上且所述轉動軸的至少一個端部位于所述殼體外,所述轉動軸內設有米蛾進出通道,所述米蛾進出通道的一端貫通所述轉動軸以形成米蛾進出口,所述米蛾進出通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產卵腔連通,所述米蛾進出口位于所述殼體外,所述轉動軸上設有開啟或封閉所述米蛾進出口的孔蓋;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轉動軸連接,以驅動所述轉動軸轉動,所述毛刷裝設在所述殼體的內側并與所述籠體的側壁相接觸,所述集卵抽屜活動地裝設于所述殼體內并位于所述米蛾籠的下方,所述集卵抽屜能夠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對殼體抽進抽出。
進一步地,所述籠體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端板及連接兩個所述端板周緣的周壁,兩個所述端板與所述周壁共同圍成所述產卵腔,所述轉動軸與兩個所述端板固定連接,所述出卵部設于所述周壁上,所述毛刷與所述籠體的周壁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軸包括轉動地裝設于所述殼體上且軸線相互重合的第一軸部和第二軸部,所述第一軸部和所述第二軸部的一端均位于所述殼體外,所述第一軸部及所述第二軸部分別與兩個所述端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部貫通相應的端板,所述米蛾進出通道貫通設于所述第一軸部上,所述孔蓋設于所述第一軸部上,所述驅動機構位于所述殼體外并與所述第二軸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孔蓋可拆卸地裝設于所述第一軸部上。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通風孔。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底壁上設有透氣孔,所述集卵抽屜的底部為透氣的濾網,所述自動取米蛾卵裝置還包括抽風機構,所述抽風機構包括外殼、連接管、收集箱、風機及濾袋;所述外殼裝設在所述殼體的底部且所述外殼的內部形成收集腔;所述收集腔與所述透氣孔連通;所述連接管裝設在所述外殼上,并通過設于所述連接管上的連通孔與所述收集腔連通;所述連接管的一端裝設于所述收集箱上,所述濾袋設于所述收集箱內并與所述連接管連通,所述風機裝設于所述收集箱上。
進一步地,所述抽風機構還包括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一端裝設在所述外殼或所述連接管上并與所述連接管連通,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裝設在所述米蛾進出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833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胡蜂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快速繁殖煙蚜繭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