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多孔板磚混合結構的校舍體外加固加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7607.8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1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光天;朱天武;沈迢巍;王輝;楊土金;李卓容;朱佩佩;李廣;李春美;方春娟;朱福天;李怡源;朱仙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宇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劉曉春;何碧珩 |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多孔 混合結構 校舍 體外 加固 加強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預制多孔板磚混合結構的校舍體外加固加強方法,包括:進行格構式構造肢柱施工及獨立磚柱加固;進行垂直加強帶鋼筋綁扎和水平加強帶鋼筋綁扎;安裝鋼支托并對結構開裂進行處理;對懸挑梁和臺口梁進行植筋;對簡支大梁進行碳纖維布加固施工并修補墻面裂縫;在門窗洞口進行鋼筋綁扎加固;進行雙面鋼筋網水泥砂漿夾板加固處理;滲漏處理;開裂的預制樓板面層進行修補;防水處理。本發明技術先進、工藝簡單、建筑垃圾少、工期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著顯,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舊樓加固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經歷汶川大地震的災難,建筑結構業界終于清醒地認識到:過低設計標準乃是“潛伏”在建筑物全壽命周期中的“基因缺陷”,大批建筑“未老先衰”,源于結構設計與耐久性設計標準過低,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受經濟發展的制約,我國廣大農村和部分城市中小學校舍建筑標準過低,建筑質量不高,綜合防災能力差,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據初步統計我國目前仍有約1.2億平方米的校舍需要加固,這些校舍多為預制多孔板磚混結構甚至為空斗墻結構,且建設年代較早,使用年限較長,大部分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這些校舍還因建設年代不同,建筑質量差異很大,需要根據排查鑒定結果確定加固方案。對大量的預制多孔板磚混結構房屋的傳統加固方法一般都采用在原墻體結構內加置構造柱與圈梁的方法,但都建立在對原墻體進行全長開槽的開膛破肚式基礎上進行,即對原結構實施動筋拆骨的加固方式,加固過程會破壞原墻體的整體性并產生內力重分布現象,從而降低墻體的原有承載力,而對多孔樓板幾無加固措施,因此,達不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制多孔板磚混合結構的校舍體外加固加強方法,技術先進,工藝簡單,結構安全可靠度高,施工無噪音,施工安全性好、工期短,不影響正常開學時間,社會效益明顯。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多孔板磚混合結構的校舍體外加固加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校舍體外進行格構式構造肢柱施工及獨立磚柱加固;
(2)對校舍的墻體進行垂直加強帶鋼筋綁扎和水平加強帶鋼筋綁扎;
(3)在預制多孔樓板的板端安裝鋼支托并對預制樓板的結構開裂進行處理;
(4)對懸挑梁和臺口梁進行植筋以加大截面;
(5)對簡支大梁進行碳纖維布加固施工并修補墻面裂縫;
(6)在門窗洞口進行鋼筋綁扎加固;
(7)對墻體進行雙面鋼筋網水泥砂漿夾板加固處理;
(8)對墻體進行滲漏處理;
(9)對開裂的預制樓板面層進行修補;
(10)對屋面進行防水處理。
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同時,本發明還可以采用或者組合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步驟(1)具體做法是:首先在校舍的梁底處定位確定體外雙側柱各側面上 350×200斷面尺寸,將6根φ14縱向鋼筋用植筋方法植入雙側柱的基礎內并綁扎φ6@150箍筋,然后沿構造柱縱向的墻體方向每隔620毫米對墻體取250×180 的穿透洞,并通過該洞綁扎4φ12和φ6@100鋼筋將兩側體外構造肢柱連接,形成格構式構造肢柱鋼筋骨架,再分段支模澆筑;獨立磚柱加固是在原磚柱外四周設置8φ14豎向鋼筋并植入基礎,再綁扎φ8@200箍筋,按磚柱各邊加厚 100mm支模分段澆筑混凝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宇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宇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76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