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備方法、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6452.6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74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章劍;李培洋;徐杰;王策;崔崤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G01N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微流控芯片,包括微流控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基板(1)上設置至少一個樣品通道(2),每個所述樣品通道(2)上設置至少三個超聲換能裝置;其中,至少一個所述超聲換能裝置設置在所述樣品通道(2)的正上方,至少一個所述超聲換能裝置設置在所述樣品通道(2)的側部;設置在所述樣品通道(2)的正上方的所述超聲換能裝置為縱向超聲換能裝置(3),設置在所述樣品通道(2)的側部的所述超聲換能裝置為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沿著樣品流動方向所述縱向超聲換能裝置(3)和所述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交錯分布在所述樣品通道(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沿著所述樣品流動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超聲換能裝置之間的間距為小于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通道(2)的截面為矩形,所述樣品通道(2)的寬度為700-800微米,所述樣品通道(2)的高度為200-300微米。
4.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采用濕法刻蝕方法制備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凹槽(5)的微流控基板(1),在每個所述第一凹槽(5)的側部切割至少一個第二凹槽(6),然后將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固定安置在所述第二凹槽(6)中,然后在所述第一凹槽(5)上粘接蓋板(8),所述第一凹槽(5)形成樣品通道(2),所述樣品通道(2)的兩端分別設有樣品進口(9)和廢液出口(10),在與所述樣品通道(2)正對的所述蓋板(8)上方固定連接縱向超聲換能裝置(3),即得所述微流控芯片。
5.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進行細胞篩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測的樣品懸濁液通入所述樣品通道(2),經過縱向超聲換能裝置(3)和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的聚焦,聚焦后的所述樣品懸濁液經流式細胞儀檢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細胞篩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超聲換能裝置(3)的聚焦聲波頻率為2.5-3.5MHz,所述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聚焦聲波頻率為N*(0.8-1.2)MHz,所述N為所述橫向超聲換能裝置(4)在所述樣品通道形成的駐波波節個數。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細胞篩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換能裝置輸入功率為13-17W。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細胞篩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懸濁液的通量為0.8-1.2mL/min。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細胞篩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懸濁液中粒子濃度為(105-107)個/mL,所述N≤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45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