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6424.4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92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雷光倫;鄭洋;姚傳進;王娜;王志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油田 注采井網驅替 開發 產能 預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方法,屬于油田產能預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油田開發難度的增大,采取先進的開采技術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是原油產量實現穩產上產的重要途徑。強化采油作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手段,在油田開發中具有廣闊前景,多年來不斷有新的強化采油方法出現并得到推廣應用,主要的驅替開發方法包括化學驅、注氣驅、熱力驅和微生物驅等。
由于上述驅替開發方法的操作過程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驅油機理十分復雜,并具有投資大、成本高、風險大等特點,因此我國對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潛力評價工作非常重視。潛力評價可用于指導我國提高采收率的發展方向,對油田現場工作部署及規劃的科學合理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針對某種驅替開發方法的產能做出準確預測,正是對其進行潛力評價的重要基礎,是確保潛力評價結果可靠性的有力保障。
目前常見的產能預測方法有三種,即經驗公式法、解析方法以及數值模擬方法。經驗公式法來自于統計分析,大多數經驗公式僅建立在油藏參數之上,往往不考慮具體的開發過程,缺乏充分的理論分析;解析方法通常建立在分流或流線等滲流理論基礎上,可以在一定的參數范圍內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但為了便于求解,一般需要大量的簡化假設,同時具有原理復雜、操作不便的特點;數值模擬方法可以較全面的考慮多種驅油過程的機理,但預測結果的準確程度依賴于刻畫油藏特征及相關生產數據的準確性,在搜集和處理數據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
以上幾種現有方法的共性還在于:①沒有在產能預測模型中突出不同注采井網類型的特征,較少體現其對產能預測結果的影響;②沒有直觀體現實際開發參數對產能預測結果造成的影響,原理復雜且可操作性較弱,同時較少體現不同驅替開發方式的特征;③沒有將多種驅替開發方式行在理論上進行統一,普遍適用性較弱,使得不同開發方式對應的產能預測結果之間,不能進行快速有效的對比分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引入驅替綜合系數概念,且綜合使用經驗公式、解析以及數值模擬三種研究方法,使得多種驅替開發方式在理論上進行統一,實現多種常見研究方法的優勢互補,最終為解決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問題,提供一種原理簡單、適用性強、操作方便且結果準確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針對不同的井網類型,利用等值滲流阻力法,建立常規油藏水驅井網開發產能預測模型;
(2)利用注采形式上的相似性,在步驟(1)建立的產能預測模型中引入驅替綜合系數,將其向多種油藏類型以及驅替開發方式進行推廣;
(3)分析篩選能夠體現該驅替開發方式特征且對產能結果有重要影響的相關參數;
(4)根據油田現場的實際參數,利用油藏數值模擬方法建立所研究井網類型與驅替開發方式下的數值模型;
(5)利用步驟(2)中建立的產能預測模型及步驟(4)中建立的數值模型,計算分析步驟(3)中的特征參數與驅替綜合系數的單因素相關關系;
(6)選取影響該驅替方式開發效果的主要參數,利用正交設計表產生多組數值模擬研究方案,經計算得到多組產能結果;
(7)根據步驟(5)中得到的單因素相關關系,以步驟(6)中得到的產能結果為基礎,經多元線性回歸得到驅替綜合系數的經驗方程,繼而得到相應注采井網驅替開發方式的產能預測模型;
(8)利用人工神經網絡方法、數值模擬方法以及現場實例計算,分別對該產能預測模型進行準確性驗證。
進一步地,驅替綜合系數的基本形式為:
α=F(X1,X2,...,Xn)
式中:α為驅替綜合系數,無因次;X1,X2,…,Xn分別為所研究驅替開發方式的相關特征參數。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方法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油田注采井網驅替開發的產能預測方法具有下述優點:①綜合使用經驗公式、解析以及數值模擬三種研究方法,實現多種常見研究方法的優勢互補;②直觀體現出多種注采井網類型與驅替開發方式的特征,突出實際開發參數對產能預測結果造成的影響,原理簡單且可操作性強;③引入驅替綜合系數將多種驅替開發方式在理論上進行統一,普遍適用性較強,使不同開發方式對應的產能預測結果之間,可以進行快速有效的對比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4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