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汽車塑膠墊成型模具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46410.2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2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袁瑋駿;黃名興;唐紹淼;羅丙球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chǎn)權事務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柳江縣新興***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塑膠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塑膠墊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膠成型膠墊有很多種,且一般為注塑成型,其步驟為將料粒注入受熱區(qū)通過螺杠攪拌均勻成擠料,然后利用油壓進行擠壓,擠壓是通過模具成型,因此,采用此種方式的生產(chǎn)品種較少,產(chǎn)品太過于單一化,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塑膠墊成型模具,生產(chǎn)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且結構簡單的塑膠成型模具。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汽車塑膠墊成型模具,包括下模組件、壓模組件和上模組件,所述下模組件包括底板及設置在底板上的成型型腔板,兩者由型腔螺釘緊固聯(lián)接;所述壓膜組件包括內(nèi)部設為中空的下壓邊框、上壓邊框、合頁、壓邊框支座螺釘、壓邊框支座、支軸固定銷、支軸、定位塊; 壓邊框支座螺釘將壓邊框支座安裝于成型型腔板上,壓邊框支座上設置有支軸以供下壓邊框、上壓邊框轉動; 上壓邊框通過活頁安裝在下壓邊框上,兩者各自可以繞支軸自由轉動一定角度;下壓邊框、上壓邊框轉動到一定的位置后由鎖緊組件支撐鎖位。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底板上設置有排氣槽,成型型腔板內(nèi)設置有傾斜設置的型腔,型腔上設置有若干排氣孔,型腔的內(nèi)部設置有分別與底板上的排氣槽、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鎖緊組件包括臨時鎖支板、鎖珠、鎖柄、鎖板螺釘,鎖柄控制鎖珠的位置從而達到給下壓邊框支撐并限位的作用。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上模組件包括面板及設置在面板下的成型型芯,成型型芯設置有與上壓邊框上配合的密封槽,成型型芯的下端設置有傾斜設置的并與型腔的內(nèi)表面形狀相配合的型芯,成型型芯上設置有進氣快速接頭,型芯內(nèi)設置有與進氣快速接頭連通的通氣孔,成型型腔板與型腔一體成型;下壓邊框與上壓邊框的一側活頁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型腔與成型型芯之間設置有間距,間距值為 0. 15 mm。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成型型腔板的一側上設置有橫向條形凹槽,下壓邊框的同側上設置有與橫向條形通氣凹槽配合連接的橫向條形凸沿。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成型型腔板上設置有型腔的一面與底板的上表面呈 28°傾斜設置,底板上設置有靠近下壓邊框一側的定位塊,定位塊為兩個平行設置在底板上的限位塊,限位塊的一側與下壓邊框的一側配合抵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汽車塑膠墊成型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加熱較快,能迅速將塑膠片軟化,同時冷卻效果較為顯著,能迅速將軟化的塑膠片固化,成型效率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C面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B面剖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數(shù)字表示:1、面板螺釘;2、面板;3、成型型芯;4、臨時鎖支板;5、鎖珠;6、鎖柄;7、鎖板螺釘;8、底板;9、型腔螺釘;10、成型型腔板;11、下壓邊框;12、合頁;13、上壓邊框;14、進氣快速接頭;15、壓邊框支座螺釘;16、壓邊框支座;17、支軸固定銷;18、支軸;19、定位塊;20、支撐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4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