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化城市雨水調蓄系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5903.4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97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應;姜展超;傅呂寅;杜賽永;孫程煒;葉逸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3F3/02 | 分類號: | E03F3/02;E03F5/00;E03F5/10;E03F5/14;E03F5/22;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城市 雨水 系統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智能化城市雨水調蓄系統的施工方法,包括雨水調蓄箱、通水裝置、過濾裝置和分水箱,所述雨水調蓄箱位于公園池的下方,所述通水裝置位于所述公園池內,所述通水裝置包括通水盤,所述通水盤通過支撐管連接所述雨水調蓄箱,所述支撐管上設置有電磁閥,所述通水盤的內側面上設置有第一過濾網,所述通水盤的內部設置有增壓轉盤,所述增壓轉盤通過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通水盤的頂部,所述公園池的內側面上設置有第一水位感應器和第二水位感應器,所述第二水位感應器位于所述第一水位感應器的下方,所述通水裝置位于所述第一水位感應器和所述第二水位感應器之間,且靠近所述第二水位感應器,所述公園池的頂部設置有淤泥清理箱,所述淤泥清理箱通過第一輸泥管連接至公園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輸泥管上設置有第一抽泥泵,所述公園池通過銜接管連接所述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通過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分別連接住宅和路面,所述雨水調蓄箱通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別連接住宅和所述分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測量放樣
a、首先根據城市公園池的分布情況及年度雨水降水量確定雨水調蓄系統的安裝位置和安裝方式,然后根據公園池與住宅或路面之間的距離選擇相應的公園池,并對確定的公園池進行測量放樣;
b、將施工所需的機具設備運送至施工現場,并在周圍用圍欄進行隔離,在圍欄上做上安全標記,同時對施工機具進行檢查,進行備案存放;
c、根據施工圖紙確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同時做好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
2)雨水調蓄箱施工
a、首先將選擇的公園池內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進行密封,用水泵將各個公園池內的水依次抽干,然后用挖掘機對公園池進行開挖,開挖的深度為雨水調蓄箱高度的3倍,開挖的長度和寬度與雨水調蓄箱的長度和寬度相匹配的基坑,從上往下先將公園池壁的斜面挖平,再挖掘公園池底部的淤泥層,直至達到設定的深度;
b、然后對基坑的底部進行清理,并用夯實機將基坑的底部進行夯實處理,同時用木板通過螺釘固定在基坑的側壁上,接著在基坑的底部澆筑一層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為20~30cm,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在其表面上沿著雨水調蓄箱的安裝位置用白色石灰粉撒上;
c、再用吊裝機將雨水調蓄箱吊至基坑的上方,然后沿著基坑底部垂直下放,在雨水調蓄箱距離基坑底面30~40cm的位置用助力桿進行扶正,直至雨水調蓄箱的底部側壁與底面上的白色石灰粉重疊,然后繼續下放,直至雨水調蓄箱與混凝土底面重疊,固定后移出吊裝機,雨水調蓄箱固定后將第一排水接口和第二排水接口分別與外部水管進行連接,做好密封處理;
d、接著將基坑側面上的木板拆除,并對雨水調蓄箱上的同步電機做好防水處理,然后往基坑內回填粘土,直至粘土覆蓋整個雨水調蓄箱,位于雨水調蓄箱上的粘土厚度為同步電機長度的2倍,鋪平后用夯實機進行夯實處理,再將木板傾斜固定在基坑內,用粘土將木板與基坑側壁之間的間隙進行填實,拆除木板后形成公園池;
e、在公園池的底部安裝清淤管道,并將清淤管道通過第一輸泥管連接至公園池的頂端,第一輸泥管上安裝有第一抽泥泵,然后在公園池的頂端安裝淤泥清洗箱;
f、最后在公園池的側壁上安裝第一水位感應器和第二水位感應器,第一水位感應器距離公園池頂端的距離為30~40cm,第二水位感應器距離公園池底面的距離為30~40cm,然后在公園池的底面和側面上均用混凝土進行澆筑,澆筑厚度為20~30cm;
3)過濾裝置施工
a、在住宅、路面和公園池之間選擇三角形的中心點,并在該中心點處用挖掘機挖掘深度為3~4m,長度和寬度與過濾裝置相匹配的第一深井,對該第一深井的底面和側壁進行清理,再用混凝土進行澆筑;
b、然后通過吊裝機將過濾裝置吊運至第一深井內進行固定,并在過濾裝置與第一深井的側壁之間的縫隙裝填密實,接著將過濾裝置上的第一進水接口、第二進水接口和出水管分別與外部管道進行連接,在連接處做好密封處理;
c、最后將過濾裝置頂面上的第二抽泥泵進行固定,在第二抽泥泵的外側面上安裝防護支架;
4)分水箱施工
在農田與公園池之間的中點處設計分水箱的安裝位置,并在相應的安裝位置做上標記,然后用挖土機在安裝位置挖掘深度、長度和寬度均與分水箱相匹配的第二深井,待第二深井挖掘結束后再將第二深井的底面和側面進行清理,接著在底面和側面上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按圖紙的設計要求在第二深井內安裝管件支撐架進行支撐,再通過吊裝機將分水箱下放至第二深井內,待分水箱安裝固定后拆除管件支撐架,并將分水箱與農田的排水管進行連接,同時在底部開設連接口,最后將分水箱與第二深井的側壁之間的縫隙處回填粘土并夯實;
5)路面施工
a、將原有的路面進行開挖,開挖深度為1m,形成頂部開口的凹槽,然后對凹槽的底面和側面進行清理,并保留底面上的出水孔接口,將接口的進水端用密封蓋進行密封,再用混凝土對凹槽的底面和側面進行澆筑,澆筑厚度為10~15cm,待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將密封蓋拆除;
b、然后根據凹槽的長度制作支撐框架,使支撐框架的頂面與凹槽的底面之間形成排水槽,接著在支撐框架的頂面上鋪設一層滲水薄膜,沿著滲水薄膜先鋪上一層礫石,從底層礫石往上依次用礫石進行鋪設,直至礫石層的厚度達到設計的要求;
c、待礫石層鋪設結束后,在礫石層的上方進行無沙混凝土層施工,并在無沙混凝土層中均勻安裝滲水管,使滲水管的底端與礫石層接觸;
d、最后在礫石層的上方鋪設第二過濾網,將第二過濾網的兩端壓實,并在第二過濾網上鋪設透水磚;
6)管道連接布設
首先將住宅的雨水下水管道通過第一進水管與過濾裝置上的第一進水接口連接,再將路面的排水槽通過第二進水管與過濾裝置上的第二進水接口連接,并在接口處做好密封處理,然后將過濾裝置的第一排水管通過銜接管與公園池進行連接,雨水調蓄系統上的第一排水接口和第二排水接口通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別連接住宅和分水箱;
7)雨水調蓄系統試運行
在雨水較多時,住宅上的雨水和路面雨水分別通過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進入過濾裝置,在過濾裝置中過濾后將雨水通過銜接管排入公園池中,當公園池中的水位高于第一水位感應器時,通水裝置開始工作,支撐管上的電磁閥打開,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進入雨水調蓄箱進行存儲,需要用水時,雨水調蓄箱中的增壓螺旋槳開始工作,將水分別壓入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別用于住宅生活用水和分水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未經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590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