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45178.0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24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萌;傅亮;孫林忠;余武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恒業(yè)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06 | 分類號: | G07F15/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吳輝輝;張嬋嬋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相 智能 電能表 | ||
一種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包括主數據處理器,所述主數據處理器上設有通信接口,所述主數據處理器與LCD顯示器、按鈕、時鐘/電池模塊、內部存儲器、集成計量芯片、電源電路、防竊電模塊連接;所述集成計量芯片與電壓分壓電路、電流采樣電路、電源電路分別連接;所述主數據處理器輸出測試脈沖;所述通信接口與通信電路連接。本方案包括濾波、RS485、紅外多種通信方式,可以根據使用距離及場所的需求,靈活變換方式進行抄表,而不受單一信號傳輸不穩(wěn)定或者傳送成本高功率高等問題的限制;功能齊全,穩(wěn)定性、抗干擾能力高,計量精度高,使用安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子電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普通住宅用戶安裝使用的都是二級電能表,常用的家用電能表大都功能比較單一,早期抄表都為手工抄寫用電度數,而隨著科技發(fā)展,現有的電能表與外界交換數據主要通過通信,通訊方式包括紅外通訊,RS485通訊,載波通訊,紅外通訊通常是在幾米內用紅外操控器來通訊的,方便上門抄表或測試。其他通訊方式多為遠程通訊,也就是說通過一個終端服務器實現自動抄表。很多電能表大都只設置了一種通行方式,單純依靠一種方式進行抄表,而單一的通信方式很容易受使用現場環(huán)境的限制,使得通信抄收數據效果不好,如載波通信容易受干擾。另外,現有的智能電表雖然比人工抄表提高抄表精確性,但各個電路連接以及通信模塊之間存在干擾,電表的使用給電網帶來紋波,電網會產生諧振造成過電流或過電壓,容易引發(fā)事故,增加設備損耗。另外多種電路模塊設置在一起,存在對強磁干擾的抵抗強度低、安全性差、遠程參數修改操作不便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具有計量精度高、功耗低、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為了達到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包括主數據處理器,所述主數據處理器上設有通信接口,所述主數據處理器與LCD顯示器、按鈕、時鐘/電池模塊、內部存儲器、集成計量芯片、電源電路、防竊電模塊連接;所述集成計量芯片與電壓分壓電路、電流采樣電路、電源電路分別連接;所述主數據處理器輸出測試脈沖;所述通信接口與通信電路連接。
進一步,所述電流采樣電路包括單相火線電流采樣電路與單相零線電流采樣電路,單相火線電流采樣電路為錳銅分流器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電阻R56一端、電阻R57一端連接,電阻R56一端、電阻R57一端之間接有電阻R61,電阻R56另一端、電阻R57另一端之間接有串聯的電容C31、電容C32,電容C31、電容C32接模擬地;單相零線電流采樣電路為電流互感器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電阻R63一端、電阻R66一端連接,電阻R63一端、電阻R66一端之間接有串聯的電阻R64、電阻R65,R63另一端、電阻R66另一端之間接有串聯的電容C33、電容C34。
進一步,所述電壓分壓電路為接在零線上的電阻R81、電阻R82、電阻R83、電阻R84、電阻R85、電阻R86、電阻R87、電阻R88依次串聯;接在火線上的模擬地與電阻R74、電阻R23連接,電阻R74的兩端接一電容C39,電阻R23的兩端接一電容C38。
進一步,所示時鐘/電池模塊包括電池切換電源電路、時鐘芯片電路,所述主數據處理器、電池切換電源電路、時鐘芯片電路三者中任意兩者相互連接,所述時鐘芯片電路采用RN8025T型號。
進一步,主數據處理器還與內置繼電器驅動電路、跳閘告警驅動電路、繼電器檢測電路、外置繼電器驅動電路分別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恒業(yè)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恒業(yè)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51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