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可視化封堵傘輸送及定位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611144401.X | 申請日: | 2016-12-13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0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發明(設計)人: | 龐繼恩;姜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龐繼恩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偉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先天性 心臟病 介入 治療 可視化 封堵 輸送 定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用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可視化封堵傘輸送及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代化的設備正在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現代化的設備不但使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現代化的設備還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傳統的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手術采用內科介入治療,是從股動脈切開微小的創口將輸送裝置沿股動脈輸送至病變部位。由于病變位置關系,需要輸送裝置具有不同的角度,將封堵器送入病變位置。
現有的醫療技術下,手術中需要多次長時間的使用X光機對心臟進行造影,對醫護人員及患者造成一定的輻射傷害,而且,現有輸送裝置由于較長,外鞘管定位不準確,在手術過程中有可能會造成血管損傷等并發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用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可視化封堵傘輸送及定位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用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內鞘管及心臟開口組合裝置,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一螺帽,所述外鞘管內設有內鞘管,所述內鞘管的一端延伸至外鞘管外,且內鞘管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第二螺帽,所述外鞘管遠離第一螺帽的一側設有監視器,所述監視器與外鞘管之間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數量為四個,所述監視器與外鞘管之間通過伸縮桿連接,所述伸縮桿底部設有轉動裝置,所述轉動裝置包括轉動部和固定部,所述轉動部為球形結構,所述固定部的一側壁上設有C型置物槽,所述轉動部位于固定部內,所述固定部的外壁與轉動部的外壁滑動連接,所述轉動裝置的轉動部與伸縮桿連接,所述轉動裝置的固定部與外鞘管的側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伸縮桿為中空結構,所述伸縮桿內部設有伸縮電機,所述伸縮桿包括伸縮母桿和伸縮子桿,伸縮電機的輸出端與設鎖子桿連接,所述伸縮子桿的外壁與伸縮母桿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視器為環形結構,且監視器的內直徑大于外鞘管的內直徑。
優選的,所述監視器的一側壁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監視器均與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中,操作時,先將內鞘管和外鞘管組合形成心臟開口組合裝置,通過監視器觀察工作環境,通過伸縮桿和轉動裝置的配合,精確定位,直接作用在心臟缺損位置開口,然后將內鞘管退出,并將止血閥和裝載鞘依次連接外鞘管上,形成一介入式封堵器輸送通道,最后通過推送桿將介入式封堵器推送到病變部位,外鞘管定位準確,降低了手術的風險,避免了血管的損傷,手術過程中不需要X光造影,對醫生及患者沒有輻射傷害,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用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內鞘管及心臟開口組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鞘管、2第一螺帽、3內鞘管、4第二螺帽、5監視器、6伸縮桿、7轉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龐繼恩,未經龐繼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44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腹股溝區加壓止血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吸收宮腔球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