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4330.3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07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世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新時代防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B15/02 | 分類號: | G07B15/02;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元化 智能 停車 收費 管理 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的控制方法。該管理系統包括用戶用于與服務器信息交互的移動終端、設置于停車區域的區域設備和遠端服務器。區域設備包括檢測車位和車輛信息以及收繳費和數據傳輸的收繳費總機和/或用于檢測車位和車輛信息的咪表;咪表與收繳費總機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和收繳費總機與遠端服務器進行通信連接;移動終端設有APP;遠端服務器設有信息采集單元、收繳費單元、圖像處理單元、設備監管損管單元和信息總控單元。該控制方法基于所述管理系統,具有路邊停車模式、停車場停車模式和高速路服務模式。本發明具有人力成本低;收繳費效率高;便于監管;通用性強;擴展性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全智能交通應用的技術領域,更具體的,涉及一種基于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路邊停車位、停車場和高速路的智能系統技術大大落后于動態交通的智能化市場發展。過去的發展重動態交通,而輕靜態交通,比如靜態交通研究目前國內外都沒有一個評價指標,而動態交通則有道路擁堵指數、綠波帶等研究內容。靜態交通發展的落后,已經成為了城市動態交通的障礙,從而導致一系列道路擁堵,亂停放,影響市容市貌的現象。
目前,國外的路邊或停車場的停車收費管理的系統,僅支持人為的去刷卡或投幣等方式,由于不夠智能化,經常會出現車停后,還要花大把時間去排隊買停車時間的現象,導致個人花多了錢買少了時間的一種經濟浪費。在國內的路邊停車收費多采用咪表的方式,停車場采用停車收費系統,它們都是采用人為的看管收費模式,可能存在逃單的情況;人流量比較大的話,也需要排隊繳費,耗費了個人時間。同樣,在高速公路路段的收費也存在著繳費方式不便利的問題。
另外,目前駕駛員無法提前預約停車位,到達目的地后主要依靠路牌尋找停車位,這種方式比較費時費力,有時候跟著停車場指示到達停車場,卻發現已經沒有停車位的窘境。
國內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20305738.9)公開了一種包括服務器、停車場服務端和客戶端的停車收費系統,該系統結構復雜,功能單一,無法滿足路邊停車位這種開放區域的停車收費管理。另外,如果該駕駛員不使用客戶端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有工作人員在停車場辦公才行,無法普遍推廣使用。
國內發明專利(公告號CN103680201B)公開了一種城市智能停車系統,該系統采用ZigBee網絡,需要在每個車位處設置終端節點和檢測器,系統龐大設備使用量巨大,容易出現設備故障等問題,故障率和成本都很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多元化全智能停車和收費管理系統,包括用于與服務器信息交互的移動終端、設置于停車區域的區域設備和用于系統管理的遠端服務器;所述區域設備包括檢測車位和車輛信息以及收繳費和數據傳輸的收繳費總機和/或用于檢測車位和車輛信息的咪表;所述咪表與收繳費總機連接;所述移動終端和收繳費總機與遠端服務器進行通信連接;
所述移動終端設有APP;所述遠端服務器設有信息采集單元、收繳費單元、圖像處理單元、設備監管損管單元和信息總控單元;
所述信息采集單元采集區域設備捕獲的信息,包括車牌、車位編碼、車輛照片、停車時間、停車時長、離開時間和/或車重的數據;并將采集到的信息傳送給收繳費單元和圖像處理單元;
所述圖像處理單元,用于處理車輛照片,將車輛照片中的車牌信息提取出來,轉換成系統能識別的文字信息,傳送到信息總控單元和/或設備監管損管單元;
所述收繳費單元,用于對車輛的停車費用和收費信息進行處理和控制,包括展示金額,繳費方式、繳費時間,更新收費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新時代防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省新時代防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43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