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3501.0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76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輝;張繼;張玲潔;沈濤;林峰;楊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4B41/52 | 分類號: | C04B41/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駿 |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染色 蒸餾水 硬化 地坪材料 雙組份 密封 施工 揮發性有毒氣體 建材技術領域 表面活性劑 環境無污染 混凝土地面 擬薄水鋁石 反應條件 高耐磨性 水性材料 四氯化錫 無機色粉 制備工藝 高光澤 高硬度 光亮劑 硅酸鋰 乙醇 地坪 混凝土 | ||
本發明涉及建材技術領域,旨在提供一種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該材料包括A組分和B組分,其成分及各成分在兩組分總質量中的百分占比分別為:A組分:四氯化錫10~35%、硅酸鋰5~15%、無機色粉3~10%、表面活性劑0.1~1%、乙醇5~20%,余量為蒸餾水;B組分:擬薄水鋁石5~15%、光亮劑0.1~0.5%,余量為蒸餾水。本發明的材料為水性材料,經處理后的混凝土地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光澤等特性,是集混凝土硬化、染色與施工一體的新型地坪產品。其制備工藝簡單,反應過程容易控制、反應條件溫和、反應中亦無揮發性有毒氣體,對環境無污染,且原料簡單,成本低,施工方便,特別適合大面積工業化生產施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
背景技術
混凝土是人類使用量最大的人造建筑材料,廣泛用于各類結構工程中;但基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及施工水平限制,許多基礎設施、工業廠房地坪等早已破損不堪,表面出現坑洞、風化、起塵、起砂、起皮現象,造成耐磨性差,使用壽命短,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生產環境的需求,急需改造;目前,國內外市場上較為流行的作為為使用液體硬化劑,硬化劑材料主要有兩類:一類為以納米硅溶膠(如CN201010543000.8)為主要成分密封硬化劑,其中,硅溶膠內含大量硅氧鍵,能與混凝土反應生成能提高混凝土耐磨性能的水合硅酸鈣(C-S-H),能有效改善和提升混凝土硬度、耐磨性等性能。另一類為鋰基鹽類產品,這類硬化劑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耐磨度、光澤度等性能,且能有限避免前期產品出現的泛白的通病;如CN200910055825和CN201110083155.2等公開了皆以鋰基鹽為主要成分,與混凝土發生反應后起增強作用,再引入其他添加劑來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光澤度等性能;但其有效成分含量較低,單次施工所帶來的混凝土性能提升少,且所做產品的光澤耐久性及耐候性差,較短時間內光澤減退明顯。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建筑地面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逐漸釋放,開始逐步追求既耐用又美觀的產品,尤其是混凝土表觀顏色的多樣化,因此,開發出一款既能大幅提高混凝土各項綜合性能的同時,又能滿足其色澤多樣化需求的地坪已成為當下該領域各科研人員重點研究的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
為解決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提供一種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包括A組分和B組分,其成分及各成分在兩組分總質量中的百分占比分別為:
A組分:四氯化錫(SnCl4)10~35%、硅酸鋰5~15%、無機色粉3~10%、表面活性劑0.1~1%、乙醇5~20%,余量為蒸餾水;
B組分:擬薄水鋁石5~15%、光亮劑0.1~0.5%,余量為蒸餾水;其中,薄水鋁石的分子式為AlOOH·nH2O,n=0.08~0.62。
本發明中,所述無機色粉是酞青綠、鈷藍、炭黑、檸檬黃或鐵紅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明中,所述表面活性劑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本發明中,所述光亮劑是芐叉丙酮與石蠟按3:1~1:5的質量比例的混合液體。
本發明中,所述雙組份染色密封硬化地坪材料是通過下述方法制備獲得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未經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35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