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3220.5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88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盧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志文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C1/00;A01G13/00;A01N65/20;A01N31/0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產量 水稻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稻瘟病是我國水稻生產的主要病害,威脅著我國的糧食安全。稻瘟病是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可危害水稻的各個部位。稻瘟病是造成侵襲水稻以及相關植物的嚴重疾病的一種植物致病真菌。它每年造成經濟上顯著的作物損失,占到作物產量估計損失的40%。每個生長季,稻瘟病破壞足以供給世界各地數百萬人口的水稻。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每年我國有很大種植面積的水稻受到稻瘟病危害,年損失水稻產量很大,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何高效安全地預防和治療水稻稻瘟病,是提高水稻產量面臨的一大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設計開發了一種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
為此,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包括:
種子處理:在播種前,使用10至1x103CFU/Kg種子量的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進行浸種處理;
土壤處理:在播種前,向水稻種植的土壤中施加1x102至1x104CFU/m3的另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
植株處理:在拔節期,每10-15天進行植株噴施體積百分比為10%-20%的乙醇溶液,所述乙醇溶液中還包含:鳳仙花提取物10~15g/ml,小茴香提取物1~5g/ml,甘草提取物1~5g/ml和珍珠草提取物8~10g/ml;
分蘗期,每5-10天向植株噴施1x103至1x105CFU/植株的再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
灌漿期,每5-10天向植株噴施1x104至1x106CFU/植株的所述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
成熟期,每10-20天向植株噴施1x105至1x107CFU/植株的所述另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為熒光假單胞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另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為產吲哚金黃桿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再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為類肝素土地桿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浸種處理中,所述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的體積與所述種子的質量比為2~3:1。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分蘗期中,使用的再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的體積與所述植株的體積比為2:1。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灌漿期中,所述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的體積與所述植株的體積比為3:2。
優選的是,所述的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中,所述成熟期內,所述另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的體積與所述植株的體積比為2:3。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依照本發明的方法,在水稻播種之前,使用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浸泡水稻種子,在分蘗期、灌漿期和成熟期均以不同的水稻根際分離株對植株進行處理,在拔節期還使用乙醇溶液處理植株,其中含有的鳳仙花提取物、小茴香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和珍珠草提取物能夠對稻瘟菌進行有效地殺滅和預防,能夠有效降低水稻稻瘟病的發生,并且,不同時期采用在相應的時期內最能抑制稻瘟病發生的水稻跟經濟分離株,對癥使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率。
本發明的方法安全、綠色、有效,水稻稻瘟病的發病率降低50~80%。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產量水稻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種子處理:在播種前,使用10至1x103CFU/Kg種子量的一種水稻根際分離株溶液進行浸種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志文,未經盧志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32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富硒水稻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稻?草?鴨子生態農業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