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油石墨廢水的深度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2391.6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80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芳;胡紹偉;陳鵬;王飛;王永;楊大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石墨 廢水 深度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氣浮+鋼渣吸附+膜分離組合工藝處理含油石墨廢水,處理后廢水中油類及懸浮物含量均低于1mg/L,符合《GB13456?2014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懸浮物和油類的排放要求。同時以鋼渣為吸附劑,達到了以廢治廢和節約治理成本的雙重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油石墨廢水的深度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鋼鐵企業軋鋼系統是含油廢水的重要來源。非極性有機物-油和極性無機物-水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物質。因此,油在水中存在的狀態,可分為浮油、乳化液及油泥三種類型。浮油覆蓋在水面上,隔絕了水體的表面復氧,使水體中可生化的有機物發生惡化現象,水體喪失了自凈能力,水體溶解氧的減少又破壞了水中生態平衡,而油類的耗氧作用又將增加水體的有機負荷,加速水體惡化,浮油的存在還增加了水面起火的危險性;乳化液對水的污染主要是有機物的污染,有機物含量高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乳化油的緣故,而且也由于大部分乳化劑是采用烴類表面活性劑,這些有機化合物是造成水質污染的主要原因;當水體中存在大塊的油泥時,細菌將把這些膠團中的有機物分解而產生沼氣及硫化氫氣體,對水體造成很大的危害,鋼鐵企業中的油泥污染問題更加嚴重,尤其是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大量金屬離子與油形成的油泥給水處理工作帶來困難。
在鋼鐵企業無縫廠熱軋無縫鋼管生產工藝中,需要加入高溫水基芯棒潤滑劑為無縫管穿管生產潤滑,其主要成分石墨乳在軋機冷卻中與噴淋水混在一起進入循環水系統,造成循環水懸浮物含量超標,在軋制冷卻過程中冷卻水還會帶下一定量的潤滑油、液壓油,在高溫水基芯棒潤滑劑中三聚磷酸鈉、木質素磺酸鈉、分散劑、防沉劑等作用下乳化,形成比較穩定的含油石墨廢水。這種廢水如不及時有效的處理,油泥等會堵塞冷卻噴淋頭,在水管壁形成泥垢,嚴重降低冷卻效果,影響冷卻系統的正常使用,從而影響正常生產。
含油石墨廢水的處理一直以來都是研究重點。現有的處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采用單一方法不足以完全去除水體中油、石墨等污染物,因此,研究采用綜合處理方法將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
鋼渣是煉鋼過程中的副產品,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復雜的化學組成。如不加以利用,任其堆放,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而且也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鋼渣可用于污水處理領域,其處理廢水的作用機理主要是吸附作用和沉淀作用,吸附作用主要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物理吸附由鋼渣的多孔性和比表面積決定,比表面積越大,吸附效果越好;化學吸附作用分為靜電吸附、表面配合和陽離子交換。鋼渣是一種較好的環保吸附材料,具有吸附效果好、適應范圍廣、易于固液分離等很多優點,鋼渣處理廢水有其特殊的優勢,在無機金屬離子廢水、無機非金屬廢水和有機印染廢水處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以廢治廢的典型,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了一種氣浮+鋼渣吸附+膜分離組合工藝處理含油石墨廢水,處理后廢水中油類及懸浮物含量均低于1mg/L,符合《GB13456-2014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懸浮物和油類的排放要求。同時以鋼渣為吸附劑,達到了以廢治廢和節約治理成本的雙重目的。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含油石墨廢水的深度處理方法,采用氣浮+鋼渣吸附+膜分離組合工藝處理含油石墨廢水,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A、含油石墨廢水首先進入氣浮池進行曝氣,曝氣時間1-2h,用刮油機刮除氣浮帶出的油類,采用加壓溶氣氣浮法,使水中的空氣經減壓釋放后,產生20-30μm氣泡微粒與廢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體或液體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氣浮體,在浮力作用下浮于水面進行去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23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