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40215.9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4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沁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山市五通橋區東利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G05F1/46 | 分類號: | G05F1/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 地址: | 614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氣發生器 模數轉換裝置 信號連接 恒流源 供電模塊 供電系統 遠程控制模塊 控制處理器 報警裝置 按鍵板 顯示器 電源 自制 負載信號 智能化 橫流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及控制方法,涉及燃氣發生器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燃氣發生器、供電模塊和遠程控制模塊;所述供電模塊分別信號連接于遠程控制模塊和燃氣發生器。所述供電模塊包括:按鍵板、控制處理器、顯示器、報警裝置、模數轉換裝置、恒流源、負載和自制電源;所述控制處理器分別信號連接于按鍵板、報警裝置、顯示器和模數轉換裝置;所述模數轉換裝置分別信號連接于恒流源和自制電源;所述恒流源分別信號連接于模數轉換裝置、負載和恒流源;所述負載信號連接于橫流源。本發明具有智能化、不易受干擾和功能多樣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氣發生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燃氣發生器,是由若干相同的電解槽組與氣液儲存器、電解電源控制系統組成為整體結構,電解槽組由若干個金屬電極片組成,電極片相互間用絕緣密封圈隔開,與電極端蓋和氣液儲存器的側板用螺栓緊固為一體。該發生器結構設計新穎,簡化了防爆結構,電解槽內的排氣、導液無需任何外加管路連接,實現自行循環,氣體產量穩定。可連續高效率工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及控制方法,本發明具有智能化、不易受干擾和功能多樣等優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燃氣發生器、供電模塊和遠程控制模塊;所述供電模塊分別信號連接于遠程控制模塊和燃氣發生器。
進一步的,所述供電模塊包括:按鍵板、控制處理器、顯示器、報警裝置、模數轉換裝置、恒流源、負載和自制電源;所述控制處理器分別信號連接于按鍵板、報警裝置、顯示器和模數轉換裝置;所述模數轉換裝置分別信號連接于恒流源和自制電源;所述恒流源分別信號連接于模數轉換裝置、負載和恒流源;所述負載信號連接于橫流源。
進一步的,所述遠程控制模塊包括:移動端控制模塊和移動端數據傳輸裝置;所述移動端控制模塊信號連接于移動端數據傳輸裝置;所述移動端數據傳輸裝置信號連接于控制處理器。
進一步的,所述按鍵板,用于鍵入電池電流的控制信息;所述顯示器,用于顯示設定電流值、實測電流值和步進電流值;所述報警裝置,用于當實際電流輸出超4000mA,可實現報警,并使輸出電流降為0mA;所述模數轉換裝置,用于實現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相互轉換;所述恒流源,用于提供穩定電流;所述移動控制模塊,用于在移動端對該直流電源系統進行控制;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鍵盤輸入電流設定值,控制數模轉換裝置把實測電流值轉換成數字量, 比較電流設定值與實測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用PID算法進行調整,控制數模轉換裝置把調整好的數字電流量轉換為模擬電壓量,顯示設定電流值、實測電流值和步進電流值;以及記錄故障持續時間。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端控制模塊,用于在移動端發出控制設定電流值的命令;所述移動端數據傳輸裝置,用于連通控制處理器和移動端控制模塊之間的數據傳輸。
一種燃氣發生器的供電系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由按鍵板或者移動端控制模塊輸入預置電流值;
步驟2:該電流值傳輸到控制處理器;
步驟3:控制處理器對電流值進行采樣,將采集到的電流信號經數轉換裝置轉換后傳遞至控制處理器;
步驟4::控制處理器對預置電流值和采樣的電流值進行比較;當兩值之差絕對值為零或不大于設定值時,不作任何調整;當兩值之差大于設定值時,運用PID算法進行調整,輸入數模轉換裝置,調整輸出電流,直到差值在允許的范圍內。
步驟5::控制處理器控制液晶顯示電流的設定值、實際輸出值和電流步進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山市五通橋區東利機械廠,未經樂山市五通橋區東利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02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