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40%以上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38922.4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72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靜;胡小柯;尉秋實;楊雪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A01G24/15;A01G24/12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晉 |
| 地址: | 733000 甘肅省***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沙拐棗 種子 發芽率 40 以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可將沙拐棗植物種子發芽率提高到40%以上的方法。本發明的方法是將沙拐棗種子浸入一定體積比的濃硫酸溶液中實行充分浸泡,然后將浸種取出反復洗凈后再在水中浸泡,點種于用水充分浸濕的培養基質內,所用的培養基質為粒徑1~3 mm的蛭石。經過本發明的方法處理后的沙拐棗種子發芽率高于40%,無疑對沙拐棗大面積種植及治沙、固沙有積極的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沙生植物種子發芽率的方法,確切講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提高沙生植物——沙拐棗種子發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沙拐棗(
中國發明專利2014103746964公開了一種用于四翅濱藜種子發芽的方法,具體的操作為:利用濃硫酸對四翅濱藜種子進行浸種處理,浸種處理結束后將種子清洗干凈置于蛭石基質上進行發芽處理。該技術可有效提高濱藜種子的發芽率,從該專利公開的數據可見,四翅濱藜種子發芽率基本上可達70%以上。另一篇中國發明專利2014103784839公開的提高四翅濱藜種子發芽率的方法是用次氯酸鈉溶液和/或赤霉素溶液進行浸種,浸種處理結束后置于蛭石基質上進行發芽處理。但在這些技術啟示下采用類似的方法進行浸種處理,其效果卻并不理想,仍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發芽率,關于這一點參見本文后述的試驗內容。
顯然如何能較大幅度的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是當前的一個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的能大幅度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的方法,特別是可以使沙拐棗種子發芽率提高至40%以上的方法。
本發明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至40%以上的方法,是將沙拐棗種子浸入為體積比為70%~75%的濃硫酸溶液中實行充分浸泡,然后將浸種取出揉搓洗凈后均勻點種于用水充分浸濕的培養基質內,所用的培養基為粒徑的1~3 mm蛭石。
優選的本發明的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的方法是用濃硫酸浸泡種子6~10小時,經試驗表明其最佳的濃硫酸浸泡種子的時間為6小時。
若將經濃硫酸浸泡取出洗凈后的種子再在水中浸泡12~24小時,效果會更佳,種子萌發時間會明顯提前2~3天。
本發明的方法可以較大幅度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無疑對沙拐棗大面積種植及治沙、固沙有積極的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為探索尋找出提高沙拐棗種子發芽率的方法,本發明對多種技術方案進行試驗對比。挑選籽粒飽滿、無霉變的沙拐棗種子200顆為試驗材料,試驗前充分將細沙、濾紙及蛭石培養基用水浸濕,且發芽期間各介質均保持濕潤。暗培養,溫度為28°C。為了模擬沙拐棗自然生長環境,試驗中所用的細沙采自甘肅省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38°34’N,102°58’E),所用的蛭石粒度為1~3 mm。
本發明以下結合實施例進行解說。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未經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9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鐵皮石斛蒴果/種子的長期保存方法
- 下一篇:八角種子貯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