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茶葉理條壓扁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8516.8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0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佘小明;李英奎;周曉暉;孫志強;唐興隆;惠如鑫;王圓明;劉汶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 地址: | 40132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茶葉 壓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茶葉理條壓扁機。
背景技術
理條壓扁是名優綠茶造型的關鍵工序,傳統的理條壓扁工藝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來實現,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技術難度高。
隨著現代茶飲產業的飛速發展,茶葉加工產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傳統的人工操作顯然難以繼續滿足茶葉加工企業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因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茶葉理條機應運而生,并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現有的理條機在扁形茶加工中一般是手動將壓棒放入和移出,此種方法雖然能夠實現理條壓扁,但是效率低,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理條壓扁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茶葉理條壓扁的過程中需要人工將壓棒放入或者移出,致使茶葉理條壓扁的效率低而且操作人員工作強度大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一種茶葉理條壓扁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理條鍋和用于驅動所述理條鍋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理條鍋上設置有加棒裝置;
所述理條鍋包括多個并排設置的理條槽;
所述加棒裝置包括動力單元、轉軸、柔性連接件和位于每個所述理條槽內的壓棒,每個所述壓棒至少對應兩個所述柔性連接件;所述動力單元固定設置于所述理條鍋上;所述轉軸轉動設置于所述理條鍋的上方,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動力單元傳動連接;每個所述柔性連接件均一端與所述轉軸連接,另一端與對應的所述壓棒連接;多個所述壓棒位于同一水平面內;
所述轉軸能夠在所述動力單元的帶動下,使所述柔性連接件纏繞于所述轉軸上。
進一步的,還包括用于為所述理條鍋加熱的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設置于所述理條鍋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理條鍋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理條槽的軸線平行;所述動力單元包括電機和傳動組件,所述柔性連接件包括多個第一柔性連接件和多個第二柔性連接件;
所述轉軸包括并排設置的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一端均與一個第一側壁樞接,另一端均與另一個第一側壁樞接;各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連接,另一端與其對應的所述壓棒連接;各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轉軸連接,另一端與其對應的所述壓棒連接;
所述電機固定設置于所述理條鍋上,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的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一鏈輪鏈傳動的第二鏈輪、與所述第二鏈輪同步運動的第三鏈輪和與所述第三鏈輪鏈傳動的第四鏈輪,所述第二鏈輪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的一端,所述第三鏈輪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一轉軸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鏈輪固定設置于所述第二轉軸的一端。
進一步的,相對于同一所述壓棒,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固定連接于所述壓棒的一端,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固定連接于所述壓棒的另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柔性連接件為柔性鋼絲繩。
進一步的,還包括多個用于限制所述壓棒被提起后的位置的卡件,各所述卡件均固定設置于所述理條鍋上。
進一步的,所述理條鍋還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二側壁,兩個所述第二側壁之間連接所述理條槽;兩個所述第二側壁上均設置所述卡件,各所述卡件與相應的所述壓棒相對應;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和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分別穿過對應的所述卡件并與對應的所述壓棒固定連接;當各所述壓棒運動至最高點時,其兩端分別卡設在與其對應的所述卡件中。
進一步的,所述卡件包括橫截面形狀為倒U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左邊向外并向下延伸有左側導板,右邊向外并向下延伸有右側導板;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和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分別穿過對應的所述卡接部與對應的所述壓棒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卡件為開口朝下的半圓管狀,所述壓棒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所述卡件的內徑與所述壓棒的直徑一致;所述第一柔性連接件和所述第二柔性連接件分別穿過對應的所述卡件并與所述壓棒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除塵裝置,所述除塵裝置包括第一風道、第二風道、排風單元和多個吸塵管;所述第一風道和所述第二風道均與所述排風單元連通;每個所述吸塵管均設置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理條槽的公共邊上,其軸線與所述理條槽的軸線平行,且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吸塵孔;所述吸塵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風道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風道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未經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5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茶餅制作設備
- 下一篇: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型茶葉烘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