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窗降噪組件及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38330.2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00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汪怡平;彭城堅;郭承奇;周燚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J7/08 | 分類號: | B60J7/08;B60J7/2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劉秋芳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窗 組件 及其 最佳 確定 方法 | ||
1.一種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降噪組件,包括前置組件、后置組件和控制單元,前置組件包括前置板和前置驅動機構,后置組件包括后置板和后置驅動機構,前置驅動機構和后置驅動機構均分別與控制單元相連;所述前置板的前端與設置在天窗內沿前端的前置驅動機構相連,前置板的后端可在前置驅動機構的作用下上下翻轉;前置板的后端可與后置板的前端端面緊貼,后置板的后端端面可與天窗內邊后端沿緊貼;后置板與后置驅動機構相連,后置驅動機構可帶動后置板翻轉和前后移動;所述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控制單元設定前置板開度
步驟二、選取車輛駕駛室內的某一點為監測點,對每種組合進行實驗或者仿真計算,獲取監測點處的聲壓曲線或壓力脈動級曲線;
步驟三、對比不同組合情況下監測點處的聲壓曲線或壓力脈動級曲線第一峰值大小,選定峰值最小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二中,具體仿真計算的過程為:
1)采用Fluent軟件建立具體車型的流場幾何模型并劃分網格,設置邊界條件;
2)設置湍流模型為realizablek-e模型,并選取駕駛室內某一點為監測點,監測該點的靜壓值,并進行穩態計算,待監測點靜壓值穩定后停止穩態計算;
3)設置時間步長為0.0001s,進行瞬態計算,待監測點聲壓出現周期性變化或者穩定在一定范圍內時,對監測點的聲壓進行采集,采集的總時長為0.5s,得到該監測點處聲壓曲線或壓力脈動級曲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驅動機構包括導軌、電機驅動的轉軸和滑塊,所述導軌布置在天窗內邊沿兩側,導軌與設置在后置板兩側邊沿的滑塊相適配,后置板可沿導軌滑動;在滑塊內置有轉軸,轉軸與后置板相連,電機驅動轉軸轉動時,后置板可繞轉軸上下翻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前端端面外伸有連桿,連桿的懸臂端與前置驅動機構的電機軸鍵連接,前置板可繞電機軸上下翻轉;前置板的前端端面外伸有輔助桿,輔助桿與開設在天窗內沿前端的軸孔配合并用卡環固定,輔助前置板翻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前端面下部為與天窗前側內沿配合的第一弧面,第一弧面半徑為前置板厚度的一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的后端面下部為與后置板的前端端面相配合的第二弧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板的后端邊緣開設非貫通的鋸齒槽或波浪槽。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置板兩側的轉軸上分別安裝卷簧,當后置驅動機構驅動轉軸旋轉時,卷簧隨之拉伸或收縮,從而帶動后置板沿導軌移動。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天窗降噪組件最佳開度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的端部安設有擋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3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