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7297.1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90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民族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04;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8 | 代理人: | 曹廣生 |
| 地址: | 530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胃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領域,是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現代人因為忙碌的學習和工作大多養成不規律的生活作息,飲食不節、睡眠失常、肝氣郁結、情志不遂等都是慢性胃炎的罪魁禍首,進而嚴重損傷脾。大多數病患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且癥狀常常反復發作,無規律性腹痛,疼痛經常出現于進食過程中或餐后,多數位于上腹部、臍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輕者間歇性隱痛或鈍痛、嚴重者為劇烈絞痛。中國大量的慢性胃炎患者正深受其害,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疼痛發作時可用阿托品、普魯本辛、顛茄合劑等,然而卻缺乏醫療手段能將其全面根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傷胃氣、輕清潤胃,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并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的原料中藥材為:公英,石斛,麥冬,蘆根,竹茹,薄荷,白芍,枳殼,橘皮,雞內金。
本發明采用的原料中藥材的質量份數依次為:公英12-15份,石斛8-12份,麥冬9-12份,蘆根18-25份,竹茹12-16份,薄荷5-8份,白芍15-19份,枳殼10-16份,橘皮7-10份,雞內金6-10份。
選用原料中藥材的優選質量份數依次為:公英15份,石斛10份,麥冬10份,蘆根20份,竹茹13份,薄荷6份,白芍16份,枳殼12份,橘皮8份,雞內金8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為純中藥而制,天然無毒副作用。諸藥相輔相成,清熱潤胃,溫和不傷胃氣,更能理氣止痛,有效舒緩慢性淺表性胃炎以及胃潰瘍偏熱等病癥。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中藥組合物,包括藥材:公英,石斛,麥冬,蘆根,竹茹,薄荷,白芍,枳殼,橘皮,雞內金。
本發明所選用的各中藥材藥理藥性如下:
1.竹茹、枳殼,皆為輕清之品,清微熱、止嘔吐;
2.麥冬、石斛,甘寒而潤,滋陰養胃,不傷胃氣;
3.蘆根,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4.雞內金,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
5.枳殼,性苦、辛、酸、溫,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制備該中藥組合物各原料的份數為:公英15份,石斛10份,麥冬10份,蘆根20份,竹茹13份,薄荷6份,白芍16份,枳殼12份,橘皮8份,雞內金8份。
制備方法:按上述配比原則選取各藥材共100g,加300ml水小火煎煮,30min后靜置去渣溫服。
服用方法:每周5劑,分別于早餐、晚餐前服用。
注意事項:患者癥狀有口渴者,加15g生石膏入藥制湯;嘔吐者加生姜10g。
經試驗,該實施例的治愈率達到79%。
實施例(2)
制備該中藥組合物各原料的質量份數為:公英15份,石斛10份,麥冬10份,蘆根20份,竹茹13份,薄荷6份,白芍16份,枳殼12份,橘皮8份,雞內金8份。
制備方法:按照上述配比原則稱取所有藥材共200g,深加工制成中藥丸。
服用方法:一日一丸,晚餐前半小時溫水送服。
經試驗,該實施例的治愈率達到7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民族大學,未經廣西民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72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貨數量電子掃描儀
- 下一篇:基于RFID的保險箱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