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玉米小斑病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5245.0 | 申請日: | 2016-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9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益銘;徐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益銘 |
| 主分類號: | A01N65/20 | 分類號: | A01N65/20;A01N63/04;A01N63/02;A01N61/00;A01N59/2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玉米 小斑病 土壤改良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防治玉米小斑病土壤改良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為:
(1)稱取200~400g活蟬蛹,在每只蟬蛹的腹部劃開1cm長度的口子,將劃口后的蟬蛹放入600~800g蜂蜜中浸泡,浸泡30~50h后取出,將覆有蜂蜜的蟬蛹取出,放入太陽下暴曬2~4天,暴曬后收集;
(2)量取300~400mL淡紫擬青霉種子液均勻噴灑在上述暴曬后的蟬蛹表面,噴灑后放入無菌環境下攪拌混合均勻,將攪拌后的蟬蛹放入玻璃容器中,并用紗布封住容器口,放入溫度為28~30℃,濕度為80~85%的環境下進行發酵培養,培養2~4天后調節環境中的濕度為40~50%,繼續發酵培養至生長出淡紫色的絨毛菌,并完全履蓋在蟬蛹表面;
(3)收集上述長滿絨毛菌的蟬蛹,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30~35℃條件下真空干燥3~5h,干燥后加入研缽中進行研磨10~15min,收集覆有淡紫擬青霉菌的蟬蛹粉末,備用;
(4)稱取300~500g廢棄的螃蟹殼,表面洗凈后放入烘箱中,在100~110℃條件下干燥5~10h,干燥后放入粉碎機中粉碎,過120~150目篩,得蟹殼粉末,將蟹殼粉末按質量比1:5與質量分數20%鹽酸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后浸泡5~7h,浸泡后抽濾,將濾渣用去離子水洗滌3~5次,將洗滌后濾渣按質量比1:5與質量分數10%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浸泡3~5h后過濾,得濾渣,用清水洗滌后放入烘箱中,在60~70℃條件下干燥5~10h,得干燥物;
(5)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50~70份步驟(3)覆有淡紫擬青霉菌的蟬蛹粉末、25~30份上述干燥物、3~5份磷酸二氫銨、10~20份紫云英秸稈、5~10份草炭、10~15份茶粕,攪拌混合均勻后在室溫下放置8~10h,放置后裝袋,即可得到防治玉米小斑病土壤改良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益銘,未經周益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524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猴菇菌生長調節劑
- 下一篇:一種復合型花草無公害除草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