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產金針菇培養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5228.7 | 申請日: | 2016-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1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戴琪;薛紅梅;丁春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琪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17/00;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671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針菇 培養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促產金針菇培養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金針菇培養料的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一種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的食材,深受人民喜愛。常見食用菌有:金針菇、香菇、草菇、香菇、木耳等。傳統的食用菌來源為野生,但部分野生食用菌有毒,不能食用,能食用的野生食用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中國種植業中的一項重要產業。
金針菇是一種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的食用菌,深受人民喜愛。在金針菇的種植過程中,種植材料的準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種植材料對生產成本占用比重較大,對金針菇生產盈利與否起關鍵作用。
金針菇培養料,是養殖金針菇的養料。傳統的是以米糠或麩皮20%,玉米芯73%,麩皮25%,石膏1%構成。有關專利提出將中藥渣進行整合處理,添加麩皮、玉米粉和生石灰等輔料,然后高溫高壓滅菌生產金針菇培養基,但是這些技術并沒有為金針菇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缺乏氮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等養分,出現接種后菌絲發菌速度慢、出菇潮數較少、后期產量不高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傳統的金針菇培養料缺乏氮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等養分,不能給金針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導致接種后菌種發菌速度慢、后期產量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研磨得到牡蠣殼粉和發霉大豆等發酵物共混,再用熱牛奶沖姜汁,得到富含微量元素的奶凍,最后將奶凍、牡蠣殼粉發酵混合物和麥麩、豬糞混合堆肥,腐熟后滅菌裝袋即得金針菇培養料的方法,本發明利用霉變的大豆、瓜子、花生搗碎漚肥,得到含氮營養物,利用姜汁中的生姜蛋白酶和水牛奶中的酪蛋白,在高溫下反應,短時間內凝固,得到富含鐵、鋅、鈣等微量元素營養物,用牡蠣殼粉代替生石灰,輔以豬糞、麥麩后堆肥,在微生物作用下即可得到營養充分的培養料,本發明制得的金針菇培養料富含氮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為金針菇生長提供充足養分并且可促進金針菇后期產量增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收集牡蠣殼放入超聲清洗儀中清洗30~40min,清洗結束后取出牡蠣殼,立即用液氮噴淋冷凍5~10min,將冷凍后的牡蠣殼放入球磨機中研磨2~3h后過200目篩,得到過篩牡蠣殼粉,備用;
(2)取霉蛀后不能食用的大豆、瓜子、花生,將三者按等質量比混合后放入石臼中,用石杵搗碎,將搗碎后的混合物放入發酵罐中,按質量比為1:2向混合物中加入去離子水,攪拌混合均勻后密封罐口,在30~35℃下發酵處理10~14天;
(3)待上述發酵結束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液,將所得濾液和步驟(1)備用的牡蠣殼粉按質量比為1:2混合,人工揉捏攪拌10~15min,得到粘稠漿料,備用;
(4)取新鮮嫩生姜洗凈后去皮,再用刀剁碎成姜末,將得到的姜末裝入紗布袋中,扎緊袋口后用石塊壓制,收集從紗布袋中流出的姜汁,裝入搪瓷盆中,再收集過期的全脂牛奶倒入鍋中煮沸,待其冷卻至78~80℃時立即按質量比為5:1將熱牛奶沖入搪瓷盆內的姜汁中,靜置3~5min待其凝固,得到奶凍;
(5)按重量份數計,稱取10~20份上述制得的奶凍、40~50份步驟(3)備用的粘稠漿料、15~20份麥麩、5~10份豬糞和40~50份去離子水,攪拌混合30~40min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裝入堆肥池中,在溫度為30~40℃,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的條件下,堆置腐熟處理15~20天;
(6)待上述腐熟結束后,將腐熟產物放入高溫滅菌箱中,在120℃下滅菌15~20min,再將滅菌后的產物裝入長×寬為17cm×28cm、厚度為0.5mm的聚乳酸塑料袋中,裝料300~350g,兩頭扎口后即得促產金針菇培養料。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按接種量10~15%,將金針菇菌種接種至本發明制備的促產金針菇培養料中,于溫度為15~20℃,濕度為60~65%條件下培養22~25天后,進行機械搔菌,去掉老化菌層,再置于14~17℃,濕度為90~95%,光照為600~800LX條件下,進行催蕾期培養8~10天,待催蕾期培養結束,按照常規培養方法培養其抑制期和育菇期,當幼菇長到適宜大小,進行采收即可。經檢測,金針菇菌絲生長速度達到5.6~7.4mm/天,出菇時間縮短15~21天,后期產量提高了1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琪,未經戴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52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