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級氧化鋁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3613.8 | 申請日: | 2016-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7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二東;聶玉娟;孫公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1F7/30 | 分類號: | C01F7/30;H01M12/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解液 放電 納米級氧化鋁 空氣電池 氫氧化鋁 制備 電池放電過程 凝膠態電解液 高純氧化鋁 放電過程 高溫焙燒 粒徑均勻 商業標準 真空條件 恒電流 納米級 水清洗 下密封 氧化鋁 陳化 高純 粒徑 沉淀 環保 制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級氧化鋁的制備方法,其中:電池放電過程使用的電解液為NaOH,濃度為2M~5M,放電電解液溫度為20℃~65℃之間。放電過程為恒電流放電,放電電流密度為10mA/cm2~120mA/cm2。放電后所得電解液或含有微量沉淀物,或為凝膠態電解液,所得電解液在室溫下密封陳化1~8天,得大量白色沉淀。沉淀經分離,UP水清洗,真空條件下干燥,得到高純氫氧化鋁原料。氫氧化鋁經高溫焙燒得粒徑均勻納米級高純氧化鋁。本發明制造的氧化鋁無論從粒徑、純度都能達到商業標準,大大降低了鋁?空氣電池的原材料和使用成本,有利于變廢為寶,提高鋁?空氣電池整體的經濟效益與環保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鋁-空氣電池放電過程制備粒徑均勻納米級高純氧化鋁方法。
背景技術
粒徑均勻納米級高純氧化鋁在鋰離子電池隔膜涂層、透明陶瓷、高端結構陶瓷、催化劑載體等領域有著廣闊的市場。目前納米級高純氧化鋁的工業制造方法主要為醇鹽水解法、改良拜耳法、水熱法和化學沉淀法等,這些方法雖然都可以得到粒徑均勻、形貌良好的納米級高純氧化鋁,但或多或少都存在資源浪費、設備操作條件嚴苛等缺點。
鋁-空氣電池在放電過程中隨著溶液中鋁酸根離子濃度逐漸飽和,會析出大量氫氧化鋁沉淀,沉淀的產生對電解液管理及電池性能都會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制約了鋁-空氣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通過調變放電過程參數,將沉淀轉化為適合工業應用的氧化鋁的原料,對降低鋁-空氣電池的原材料和使用成本、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增加電池的經濟效益與環保價值具有積極作用,因此研究意義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鋁-空氣電池放電過程制備粒徑均勻納米級氧化鋁方法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所述鋁-空氣電池包括99.99%以上高純鋁陽極,空氣陰極與鋁陽極平行放置,并置于鋁陽極兩側。電解液為純度為99.99%的電子級NaOH溶于高純水中配成。
2)啟動鋁-空氣電池進行恒電流放電,放電電流密度優選10~120mA/cm2,電池放電過程中電解液保持恒溫。
3)放電結束后取出電解液,室溫條件下進行密封陳化,至溶液電導率穩定。
4)分離陳化所得沉淀。
5)用高純水對沉淀物進行反復清洗,至清洗液的pH至中性。
6)沉淀物進行干燥處理,得氫氧化鋁原料。
7)氫氧化鋁原料經過高溫焙燒,得粒徑均勻納米級氧化鋁。
步驟1)中所配制NaOH濃度為2~5M,優選為4M。濃度太低,影響電池放電性能,而且不利于沉淀的產生;濃度太高,溶液粘度增大,不利于沉淀產物的均勻分散。
步驟2)所述恒溫條件通過蠕動泵帶動電解液循環方式實現。優選溫度區間為20~65℃,溫度太低,會影響電池放電性能,從而影響產物粒徑與形貌;溫度太高,會損壞陰極,使其催化性能下降,同時析氫嚴重,降低電池性能及陽極利用率。
步驟3)放電結束的條件為:對外放電電流密度大于等于70mA/cm2,放電過程截止電壓為0.1V,對外放電電流密度小于70mA/cm2,放電過程截止電壓為0.8V。
步驟3)所得電解液中含有微量沉淀或液體為凝膠態。
步驟3)電解液陳化時間位1~8天,陳化時間太短,所得沉淀量少,且容易形成無定形產物,影響氧化鋁的最終形貌;陳化時間太長,使整個生產過程耗時延長,增加顆粒團聚的可能,使顆粒不均勻。
步驟4)沉淀分離采用循環水式真空泵進行抽濾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36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