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抽油井井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33510.1 | 申請日: | 2016-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1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青;李紅星;王梅;張維剛;王占剛;胡志洋;李秋;譚春雨;熊韋 | 申請(專利權)人: | 牡丹江市金環石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7 | 分類號: | E21B33/1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701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簧 檢泵 摩擦 采油生產 高壓油井 井下裝置 抽油井 閥球 管柱 牙塊 油液 生產周期 一次性投放 過渡接頭 井場污染 螺旋套管 有效減少 作業環節 閥主體 功能集 上接頭 上錐體 下錐體 油泵管 中心管 泵升 膠筒 井下 井液 錨筒 清臘 熱洗 水封 下閥 下井 柱錨 節約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抽油井井下裝置,包括過渡接頭(1)、中心管(9)、上接頭(3)、膠筒(4)、上錐體(5)、錨筒(7)、下錐體(10)、螺旋套管(15)、上閥主體(2)、上閥球(17)、閥球彈簧(18)、下閥球(19),牙塊(6)、牙塊彈簧(8)、大摩擦塊(12)、大摩擦塊彈簧(13)、小摩擦塊(14)和小摩擦塊彈簧(20),解決了高壓油井檢泵井液向地面噴溢、造成井場污染的問題,將油泵管柱錨定、清臘熱洗水封隔、檢泵過程下泄管柱油液、控制高壓油井檢泵油液噴溢等功能集于一體,實現隨管柱一次性投放下井,檢泵時無需隨泵升井,全生產周期井下服役過程,有效減少作業環節,縮短作業工時,節約采油生產成本,提高采油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田抽油井井下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兼有管柱錨定、阻止清蠟熱洗水灌入油層、以及防噴和泄油功能的抽油井井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采油生產中錨定抽油管柱、下入封隔器防熱洗水進油層、安裝泄油器和防噴器等操作大多都是各自采用單一工藝、多工序獨立完成,有時甚至需多次起下管柱,施工工序多,作業周期長,井下工具成本高。發明專利CN201410702656.8披露了“一種具有三重功能的油管錨”,該油管錨將錨定管柱、隔封油層和油液回泄功能集于一體,使多工序操作在一次管柱投送過程中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生產成本,解決了油管載荷交變易造成脫扣或斷裂、熱洗水污染油層降低油井產液能力、檢泵起管柱油管內油液帶至地面污染環境等問題。但該種油管錨在檢泵時是隨抽油泵一起下井和起出,不具備防噴功能,其防污染只限于無自噴能力的井,把管柱內的井液泄回道井內。對于油層壓力較高的油井,起下管柱時井液在壓力作用下噴溢到地面造成井場污染的問題,還需新工藝予以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兼有管柱錨定、阻止熱洗水灌入油層、以及防噴和泄油功能的抽油井井下裝置,解決油井檢泵起下管柱過程中,高壓油井井液噴溢地面造成井場污染的問題,將抽油井管柱錨定、清臘熱洗水封隔、檢泵起管柱過程中下泄管柱內油液、控制高壓油井檢泵油液噴溢等功能集于一體,且該井下裝置實現了一次隨抽油泵下井后就常駐井下,再次檢泵作業時無需更換,新下入的抽油管柱插入后功能照舊。
所述兼有管柱錨定、阻止熱洗水灌入油層、以及防噴和泄油功能的抽油井井下裝置,包括:過渡接頭1,中心管9,套裝于所述中心管9外壁上的上接頭3、膠筒4、上錐體5、錨筒7、下錐體10、螺旋套管15,設置于所述中心管9內部的開閥主體2、上閥球17、閥球彈簧18、下閥球19,鑲嵌于所述錨筒7內部的牙塊6和牙塊彈簧8,鑲嵌于所述下錐體10中的大摩擦塊12和大摩擦塊彈簧13,以及設置于所述開閥主體2內部的小摩擦塊14和小摩擦塊彈簧20。
所述上接頭3與中心管9上端部螺紋連接,所述膠筒4設置于上接頭3和上錐5體之間,所述錨筒7置于上椎體5和下錐體10之間,錨筒7上設有若干開窗,所述牙塊6設有與錨筒7相配合的卡槽23,前部設有錨牙24,后部具有朝向內側的上斜面和下斜面,牙塊6的錨牙24從錨筒7所開窗口處凸出,牙塊彈簧8置于錨筒7和牙塊6之間的卡槽23中,所述上錐體5的下部具有朝向外側的下斜面,下錐體10的上部具有朝向外側的上斜面,上錐體5的下部和下錐體10的上部分別伸入錨筒7之中,上錐體5上的下斜面和下錐體10上的上斜面分別與牙塊6后部的上斜面和下斜面形成配合,所述下錐體10中鑲嵌有大摩擦塊12,所述大摩擦塊12由大摩擦塊彈簧13支撐,使大摩擦塊12凸出于下錐體10的側表面開窗處,所述螺旋套管15設置于下錐體10的下部,與下錐體10螺紋連接,同時通過剪釘16固定于中心管9上。
所述錨筒7與牙塊6的配合結構如圖2所示,錨筒7上的開窗沿圓周分布,所述牙塊6結合所開窗口軸向可設計為相互對應的數排,周向可設計為相互對應的多列,排與列的具體數量可根據油井規格參數和抽油機性能參數確定,以滿足采油生產要求,本發明優選結構為軸向2排,每排沿周向開窗4~6列,沿圓周分布,牙塊6相應設計成與錨筒7結構相配合的結構形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牡丹江市金環石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牡丹江市金環石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35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