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tAu/PtMe電催化劑及其制備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3328.6 | 申請日: | 2016-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22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公權;李玉萍;姜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92 | 分類號: | H01M4/9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催化劑 合金 制備和應用 電化學循環穩定性 額外保護 合成路線 還原過程 還原劑 原子比 磷酸 催化劑 毒化 | ||
本發明提供一種PtAu/PtMe電催化劑及其制備和應用,所述PtAu/PtMe電催化劑中Pt形成PtAu合金及PtMe合金兩種相;所述電催化劑PtMe為Pt與Fe、Co、Ni中一種或兩種以上形成的合金;Pt與Au的原子比為2:1~8: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Au還原過程中無需額外保護劑和還原劑,合成路線簡便易行,所得PtAu/PtMe催化劑耐磷酸毒化及電化學循環穩定性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燃料電池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以磷酸摻雜膜為電解質的高溫燃料氧還原催化劑。
背景技術
與低溫(<100℃)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相比,高溫(>100℃)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電極反應動力學速率快、電催化劑抗CO等毒物能力提高、反應物和產物均為氣相而使得水熱管理較為簡單等優勢,作為綠色高效發電裝置,在移動電源、便攜電站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近年來引起了研究者廣泛的興趣。但是,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發現通常采用的高溫膜磷酸摻雜的聚苯并咪唑(PBI)在高達200℃的條件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較高的質子傳導率,但是磷酸在Pt基催化劑表面吸附強,造成催化劑毒化,影響電催化劑的活性;同時,由于操作溫度提高,在高溫、強酸以及高電位條件下,Pt基催化劑更易發生團聚,其穩定性受到更大的挑戰。
為克服上述問題,Jong Hyun Jang(ElectrochimicaActa,2011,56,8802–8810)制備了Au@Pt催化劑,提高了Pt耐磷酸毒化的能力;Soo-Kil Kim(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5,165 495–502)發現在酸性條件下,Au表面磷酸吸附較弱,進而采用CVD法制備PtAu合金,降低了磷酸在Pt表面吸附。然而,上述方法制備Au合金納米粒子的過程中,或采用復雜的制備方法——例如上述文獻中所提CVD及電化學沉積法,而采用濕化學法(ACS Catal.2016,6,1680-1690;Chem.Sci.,2016,7,3500–3505;Nanoscale,2016,8,2875–2880)制備Au或者Au的合金納米粒子過程中,則需額外添加還原劑和保護劑,這些物質難以徹底去除,從而對納米粒子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發明了一種用于高溫磷酸摻雜型質子交換膜的PtAu/PtMe電催化劑。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PtAu/PtMe電催化劑,所述電催化劑的活性成分包括Pt、Au和Me,其中Pt分別與Au和Me形成PtAu和PtMe兩種合金相,所述Me為Fe、Co、Ni中任意一種或二種以上;所述PtAu/PtMe電催化劑中Pt與Au的原子比為2~8:1,Pt與Me的原子比為1:0.001~1:0.25。
所述電催化劑為擔載型或非擔載型催化劑,活性成分的總質量含量為5.6%~100%。
所述PtAu/PtMe電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采用乙二醇EG還原法和/或者硼氫化鈉還原法制備PtMe催化劑或PtMe/C催化劑;催化劑中PtMe金屬總質量含量為5.3%~100%,PtMe的原子為1:0.188~1:1;
2)于溶劑中加入步驟1)所得催化劑,超聲分散形成第一漿液;催化劑于溶劑中的質量濃度0.5mg催化劑·ml-1~10mg催化劑·ml-1;
3)將Au的前體鹽加入至溶劑中并攪拌溶解,Au的濃度為0.01mgAu.ml-1~5mgAu.ml-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33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