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藥物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2916.8 | 申請日: | 2016-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2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昊雨青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12 | 分類號: | A61K36/12;A61P15/00;A61K31/366;A61K31/3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卵巢囊腫 藥物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卵巢囊腫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卵巢囊腫日益上升的高發病率已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現代醫學認為生殖系統慢性炎癥病變是主要致病因素,對于體積較大腫塊治療上多主張行手術摘除。但有不少患者因恐懼手術而選擇保守治療。卵巢囊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之一。祖國醫學書籍中無此病名記載,由于其以下腹胞宮有有形之腫物為主癥,內為液態物質,故卵巢囊腫多散見于“帶下病”、“瘕積聚”的記述中。中醫認為“瘕積聚”的成因與氣滯、血瘀、痰濕、毒熱以及情志不暢、肝郁結等因素有關。治療主張根據病程長短、癥狀輕重、病情良惡綜合辨證治療。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用中藥內服結合保留灌腸、熱敷可達到要到病除之功。
卵巢囊腫是是婦科臨床常見疾病,約占卵巢腫瘤90%。常見于生育期婦女,發病率占生育期婦女的5%,卵巢囊腫多為良哇,早期多無自覺癥狀,但隨著囊腫的逐漸增大,臨床出現月經經期,周期不規律,痛經等癥,影響婦女的健康和生育,給患者身心造成了極大痛苦。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發生與盆腔炎反復發作!病毒感染!內分泌失調等密切相關,對于本病的治療,西醫常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手術治療或B超下定位穿刺抽取囊液,但存在易復發,西藥副作用較大,手術治療并發癥多等問題,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治療本病的中成藥,但大多起效慢、療效不確切且價格昂貴。
狼萁草:本品為里白科芒萁屬植物鐵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Burm.f.)Underw.[Polypodium lineare Burm.f.;Gleichenia linearis Clarke]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去須根與葉柄,將根莖與葉分開,曬干。【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止血;接骨;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血崩;鼻衄;咳血;外傷出血;跌打骨折;熱淋澀痛;白帶;風疹瘙癢;瘡腫;燙傷;痔瘺;蛇蟲咬傷;咳嗽。【原植物形態】鐵芒萁,大型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60-150cm。蔓生。根莖橫走,深棕色,幼時基部被棕色毛,后變光滑;葉軸五至八回兩叉分枝,一回葉軸長13-16cm,二回以上的羽軸較短,末回葉軸長3.5-6cm;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銹色毛;具苞片,卵形,邊緣具三角形裂片;除第一回分叉外,其余各回分叉處兩側均有1對托葉狀羽片,斜向上,下部的長12-18cm,寬3.2-4cm,上部的變小,披針形或寬披針形;末回羽片與托葉狀羽片相似,長5.5-15cm,寬2.5-4cm,篦齒狀羽裂幾達羽軸;裂片15-40對,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18mm,寬2-3mm,基部上側的數對極小,三角形,長4-6mm;中脈下面凸起,側脈斜展,每組有小脈3條,孢子囊群圓形,細小,1列,著生于基部上側小脈的彎弓處,由5-7個孢子囊組成。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中華蹄蓋蕨: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中華蹄蓋蕨Athyrium sinense Rupr.的根莖。7-9月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性味】微苦;涼。【歸經】肺;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驅蟲。用于防治流感;麻疹;乙腦;流腦;鉤蟲病;蛔蟲病。【原形態】植株高35-60cm。根莖短而斜升,頂端密被褐棕色、披針形和卵狀披針形全緣的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25cm,深禾稈色,連同葉軸和羽軸被疏小的鱗片,基部膨大,向下尖削;葉片草質,光滑無毛,長圓披針形,長25-35cm,寬12-15cm,下部稍狹,沿羽軸下面有少數腺毛,三回羽裂;裂片約20對或更多,互生,斜向上,近無柄,狹披針形,基部2-3對稍縮短,中部的羽片長7-10cm,寬約3mm,鈍頭,邊緣淺裂成鋸齒狀的裂片,小裂斜上,先端有微齒,基部以狹翅相連;葉脈在裂片上2-3叉,伸達齒端。孢子囊群長形或短線形,少為彎鉤形,著生于裂片上側小脈的下部,每裂片有1個;囊群蓋與囊群同形,棕色,膜質,邊緣嚙蝕狀。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異茴芹香豆素(Isopimpinellin): CAS號482-27-9,分子式C13H10O5,分子量246.21。【藥理作用】抗腫瘤(抑制 HeLa 細胞增殖)。【成分來源】臭草 Ruta graveolens,獨活 Angelica pubescens f.biserrata [Syn.Angelica pubescens],飛龍掌血 Toddalia asiatica [Syn.Toddalia aculeata],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蛇床子 Cnidium monnieri,枸櫞葉 Citrus medica,永寧獨活 Heracl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昊雨青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昊雨青田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29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鼻炎的藥物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銀杏達莫注射液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