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31166.2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77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吉鴻;張苗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北恒遠工程建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1/00 | 分類號: | C05F11/00;C05G5/14;A01F29/04;A01F2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興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還田 粉碎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內的秸稈粉碎單元、泥料送料單元、秸稈擠壓制餅單元、設置在機架外部的傳動機構。本發明利用秸稈粉碎單元將秸稈粉碎,粉碎后的秸稈與混有秸稈腐熟劑的松散泥土混合,通過秸稈擠壓制餅機構,擠壓成細小含有腐熟劑的秸稈餅直接還入田中,使秸稈在土壤中腐爛分解為有機肥,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氣、保溫等理化性狀,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使大量廢棄的秸稈直接變廢為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還田具有促進土壤有機質分解及增加氮、磷、鉀等含量的作用,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是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抉擇。通過秸稈還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株性狀,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土壤性狀,增加團粒結構等優點。秸稈還田的增肥增產作用顯著,一般可增產5%~10%,是促進農業穩產、高產、高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并非易事,若方法不當,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如將秸稈直接粉碎后返田,由于秸稈蓬松,淺埋后不僅造成土壤保墑效果差,種子顆粒在其中出牙率低,造成農田缺苗、干苗現象,再者成片秸稈堆積在土壤內,也會導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現象。只有采取合理的秸稈還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還田效果。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型的用于秸稈還田的機械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能夠加速秸稈腐爛分解,使秸稈起到良好的還田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內的秸稈粉碎單元、泥料送料單元、秸稈擠壓制餅單元、設置在機架外部的傳動機構,秸稈粉碎單元與泥料送料單元的位置相鄰,均位于秸稈擠壓制餅單元的上方。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秸稈粉碎單元用于粉碎秸稈,其包括集料斗、布置在集料斗內壁上的切割立砧板、位于集料斗底部的第一傳動軸、安裝在第一傳動軸上的多組切割刀片,集料斗的出料口位于秸稈擠壓制餅單元內的上部。
進一步的,切割立砧板上設有若干個第一溝槽,切割刀片的兩側面與第一溝槽邊緣形成剪切面,在切割刀片轉動時將秸稈粉碎。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泥料送料單元用于輸送泥料,其包括泥料斗、設置在泥料斗中部的第二傳動軸、安裝在第二傳動軸上的撥料器,泥料斗的出料口位于秸稈擠壓制餅單元內的上部。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秸稈擠壓制餅單元包括一對相向轉動的擠壓滾輪,擠壓滾輪均安裝在擠壓滾輪軸上。
進一步的,擠壓滾輪的外表面軸向設置多道第二溝槽,相鄰兩個第二溝槽形成凸棱。在兩擠壓滾輪相向轉動的過程中,兩擠壓滾輪上相鄰的凸棱與第二溝槽形成泥餅擠壓空間,擠壓物料形成秸稈泥餅。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傳動機構包括位于第一傳動軸軸端的第一傳動軸帶輪及第二傳動軸帶輪、位于第二傳動軸軸端的撥料器帶輪、撥料器傳動皮帶、擠壓滾輪傳動皮帶、位于擠壓滾輪軸軸端的第一聯動齒輪、第二聯動齒輪、擠壓輪帶輪,第一傳動輪帶輪與撥料器帶輪通過撥料器傳動皮帶連接,擠壓輪帶輪位于其中一個擠壓滾輪軸的軸端,擠壓輪帶輪與第二傳動軸帶輪通過擠壓滾輪傳動皮帶連接,第一聯動齒輪與第二聯動齒輪相互配合。
進一步的,泥料送料單元中的泥料包括腐熟劑、泥土,該泥料與粉碎的秸稈混合后能夠加速秸稈的腐爛分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切割刀片與第一傳動軸的軸向方向有20—30°的夾角,利于秸稈被連續切割與供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北恒遠工程建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淮北恒遠工程建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11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