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抹灰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9761.2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8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苗恩新;趙軍;魏太堯;劉中奇;蔣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E04F13/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劉楠,李余江 |
| 地址: | 550006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珍珠巖 抹灰 砂漿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中初裝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抹灰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抹灰施工流程:基層處理→噴漿→9厚1:1:6水泥石灰砂漿打底掃毛→7厚1:1:6水泥石灰砂漿墊層→5厚1:0.3:2.5水泥石灰砂漿罩面。傳統抹灰砂漿施工約20mm厚,施工需要先噴漿,待噴漿硬化后再進行抹灰砂漿施工,抹灰砂漿分3層進行施工。目前傳統的內墻抹灰在西南片區采用的是山砂,抹灰完成后經常出現較多細裂紋或開裂,甚至空鼓,成型效果差,不僅影響工程施工質量,而且容易導致返工,還加大了維修工作量,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從上述可知,傳統的抹灰施工不僅存在施工工序較多,周期較長,而且還存在成型質量差,維修成本高,在這樣的建筑環境下,要求我們積極使用新型材料抹灰施工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序簡單,操作方便,節約材料,質量合格,成型觀感效果良好的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及其抹灰結構。避免了傳統施工工藝中因工序復雜而導致的工期長,材料需求多,成型觀感效果差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首先提出了這樣一種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該抹灰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配料混合制成:PC32.5水泥85~150份,瓷粉15~25份,珍珠巖20~28份,抗裂纖維0.9~1.5份,膠粉0.9~1.2份。
優選的,該抹灰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配料混合制成:PC32.5水泥100份,瓷粉20份,珍珠巖23份,抗裂纖維1.2份,膠粉1份。
本發明還提出這樣一種珍珠巖砂漿抹灰結構,它包括基層,在基層外設有抹灰砂漿底層,在抹灰砂漿底層外設有抹灰砂漿面層,所述抹灰砂漿底層和抹灰砂漿面層采用的抹灰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配料混合制成:PC32.5水泥85~150份,瓷粉15~25份,珍珠巖20~28份,抗裂纖維0.9~1.5份,膠粉0.9~1.2份。
該砂漿抹灰結構的施工方法是:先對基層進行清潔處理;再將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加水稀釋并通過機械或手工攪拌混合均勻;然后進行抹灰砂漿底層的施工,厚度為8mm;最后進行抹灰砂漿面層的施工,厚度為8mm。
由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與傳統抹灰砂漿相比,珍珠巖抹灰砂漿的材料成本基本與傳統抹灰砂漿一樣,但是,其抹灰厚度減少了9mm,施工工序也減少。不僅確保了室內凈寬,而且節約了大量施工材料,提高了施工效率,成型效果好,同時,避免了傳統抹灰砂漿施工完成墻面出現的龜裂、裂紋及空鼓,很好的確保了抹灰工程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抹灰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層,2-抹灰砂漿底層,3-抹灰砂漿面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珍珠巖砂漿抹灰結構,它包括基層1,在基層1外設有抹灰砂漿底層2,在抹灰砂漿底層2外設有抹灰砂漿面層3,抹灰砂漿底層2和抹灰砂漿面層3采用一種新型珍珠巖抹灰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配料混合制成:PC32.5水泥100份,瓷粉20份,珍珠巖23份,抗裂纖維1.2份,膠粉1份;配合比(體積比)為水泥∶瓷粉∶珍珠巖=1:1:2。
該珍珠巖抹灰砂漿施工流程:基層處理→8厚1:1:2珍珠巖抹灰砂漿打底→4厚1:1:2珍珠巖抹灰砂漿罩面。
當然,以上只是本發明的具體應用范例,本發明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所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97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