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型虹膜識別鏡頭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9099.0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9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永鋒;張變;王啟汶;王立松;熊鵬;何柳;朱佳巍;徐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虹膜 識別 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與固體感光器件搭配使用的微型虹膜識別鏡頭。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感光器件的集成度大大提高,其尺寸也不斷減小。這些小尺寸的感光元件,被大量的應用到智能手機或電腦上。如手機有了拍照功能,電腦有了視頻功能。當手機拍照已然成為一種時尚時,人們對拍照性能的追求也不斷提高,于是光學設計的研究成為熱點。手機鏡頭也不斷趨于小型化,高像素,大視場角的方向發展。
虹膜識別技術因具有普遍性、防偽性、穩定性、受保護性、采集非接觸性等優點而備受研究者的關注。虹膜識別技術的應用的第一步和關鍵一步是虹膜圖像信息的采集。一般地,虹膜采集設備體積龐大,造價昂貴,大大限制了虹膜識別技術的使用范圍。本發明為虹膜圖像信息的采集而設計的設備,克服上述缺點,并提高了一系列相關優良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尺寸小、成本低的微型虹膜識別鏡頭,主要有3透鏡組成,在保證了系統結構短小緊湊的同時,各種像差也得以校正;能搭載CCD或CMOS傳感器。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微型虹膜識別鏡頭,鏡筒J01和三個成像透鏡,在鏡筒的空腔中,光學元件按沿著光軸方向從物方到像方順序排列,依次是正透鏡P01、孔徑光闌、半月形正透鏡P02、負透鏡P03,在正透鏡P01、半月形正透鏡P02、負透鏡P03之間分別設有遮光紙S01、遮光紙S02;正透鏡P01物面為凸;所述半月形正透鏡P02物方面為凹,像方面為凸;負透鏡P03物方面為凹,像方面為凸;第一透鏡的焦距F1與系統焦距F需滿足表達式0.5<F1/F<1.0,第三透鏡的焦距F3與系統焦距F需滿足表達式-1.41<F3/F<-1.35。
進一步地,定義沿著光軸方向,正透鏡P01的物方面與光軸的交點到像的距離為總長,用L表示,像面對角線的長度為2Y,總長L與像面對角線的長度滿足關系式:L/2Y<1.7。
進一步地,所述正透鏡P01、半月形正透鏡P02、負透鏡P03的材質均為APEL5514。
進一步地,所述正透鏡P01、半月形正透鏡P02、負透鏡P03均為塑膠非球面,透鏡前后兩面非球面的形狀尺寸根據以下公式確定:
式中Z表示非球面的旋轉對成軸,X表示距離非球面軸的水平距離,R表示頂點曲率半徑,A4、A6….為高階修正項,K為曲面的圓錐系數;當K小于-1時,透鏡的面形曲線為雙曲線;當K等于-1時,透鏡的面形曲線為拋物線;當K介于-1到0之間時,透鏡的面形曲線為橢圓;當K等于0時,透鏡的面形曲線為圓形;當K大于0時,透鏡的面形曲線為扁圓形。
進一步地,定義v1、v2、v3分別是P01、P02、P03的色散系數,滿足公式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本發明所述的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總長為4.0mm,與現有的虹膜圖像采集設備相比體積更小。采用正正負結構,三片透鏡均使用非球面塑膠鏡片。采用精密注塑工藝獲得,有利于減小透鏡的外部尺寸及重量,材料容易獲得,節約了成本。能夠搭載CCD或CMOS傳感器,可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終端,擴大了虹膜識別技術的應用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光線軌跡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傳遞函數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場曲和畸變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點列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微型虹膜識別鏡頭的相對照度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90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