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762.5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73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費廣濤;仲斌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30B7/14 | 分類號: | C30B7/14;C30B29/02;C30B29/6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崗生 |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晶碲 納米棒 前驅體溶液 反應漿料 混合液 棒長 制備 聚乙烯吡咯烷酮 抗壞血酸水溶液 非線性光學 二氧化碲 固液分離 規模生產 綠色環保 密閉反應 人為控制 光電導 六方相 乙二醇 洗滌 冷卻 探測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它先將二氧化碲、堿和乙二醇攪拌混合,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壞血酸水溶液,得到前驅體溶液,之后,先將前驅體溶液置于160~200℃下密閉反應6~24h,得到反應漿料,再對冷卻后的反應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的處理,制得棒長為0.4~0.8μm、棒直徑為70~120nm的六方相單晶碲納米棒。它的工藝簡便、綠色環保,棒長和棒直徑均可人為控制,易于工業化的規模生產,制得的目的產物極易于商業化地廣泛應用于光電導探測、非線性光學等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棒的制備方法,尤其是一種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室溫下的帶隙約為0.34eV的碲(Te)作為一種p-型窄帶隙半導體材料,已廣泛地應用于光電導探測、非線性光學等領域。近年來,一維Te納米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良好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可產生遠大于體材料的光電導增益而成為了人們的研究熱點,如題為“Room-Temperature Growth of Uniform Tellurium Nanorods and the Assembly ofTellurium or Fe3O4Nanoparticles on the Nanorods”,Advanced Materials,2008,20(5):947-952(“室溫下生長尺寸均一的Te納米棒及其與Fe3O4納米顆粒的自組裝復合”,《先進材料雜志》2008年第20卷第5期947~952頁)的文章。該文中提及的碲納米棒的棒長為0.7~0.8μm,棒直徑為30~40nm;生長方法采用室溫下以柱狀聚合物分子刷({tBMA90}3200)輔助制備碲納米棒,具體為以氬氣作為載氣,將碲化氫(H2Te)氣體引入到分子刷與四氫呋喃(THF)的混合溶液中反應2.5小時后,獲得產物。這種生長方法雖能獲得碲納米棒,卻也存在著不足之處,首先,工藝復雜;其次,原料中涉及到的碲化氫為有毒氣體,易造成環境污染;再次,因碲化氫氣體的通入時間僅對碲納米棒的生長長度產生影響,故碲納米棒的直徑不可單獨調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工藝簡便、綠色環保,棒長和棒直徑均可調的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包括溶劑熱法,特別是主要步驟如下:
步驟1,先按照二氧化碲(TeO2)、堿和乙二醇的重量比為1~1.2:2.6~3.0:500~550的比例將三者攪拌混合,得到混合液,再向混合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15~25wt%的抗壞血酸(VC)水溶液,得到前驅體溶液,其中,前驅體溶液中的混合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壞血酸水溶液的重量比為20∶0.2~0.3:2~3;
步驟2,先將前驅體溶液置于160~200℃下密閉反應6~24h,得到反應漿料,再對冷卻后的反應漿料進行固液分離和洗滌的處理,制得棒長為0.4~0.8μm、棒直徑為70~120nm的六方相單晶碲納米棒。
作為單晶碲納米棒的制備方法的進一步改進:
優選地,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鋰。
優選地,混合二氧化碲、堿和乙二醇時的溫度為120℃、攪拌時間為40min。
優選地,固液分離處理為離心分離,其轉速為3000~7000r/min、時間為10~15min。
優選地,洗滌處理為使用乙醇和水對分離得到的固態物進行3~5次的交替清洗,清洗時分離固態物為離心分離。
優選地,將制得的單晶碲納米棒于乙醇中分散后置于≤10℃下保存。
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7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火抗菌環保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彈性膨化蠶絲被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