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鋁礦赤泥沉降絮凝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688.7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2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彭城;汪艷;陳建波;張曉鵬;胡瓊;王全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天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06 | 分類號: | C08F220/06;C08F220/56;C08F222/16;C08F2/22;C08F2/44;C01F7/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張璽 |
| 地址: | 23301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礦 赤泥 赤泥沉降 單甲酯 絮凝劑 衣康酸 制備 羧基官能團 沉降分離 單體聚合 改性乳液 生產效率 澄清度 傳統的 后溶解 機溶劑 鏈轉移 上清液 沉降 備料 纏結 長鏈 出料 滴入 均一 乳液 制液 聚合 鹽水 架橋 引入 應用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礦赤泥沉降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備料、制液、混合攪拌和出料,本發明采用單體聚合乳液和改性乳液混合攪拌,相對于傳統的油相和鹽水緩慢滴入法,節省大量反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混合后溶解均一,最終產品不含有機溶劑,同時使用β?衣康酸單甲酯既有效防止聚合時衣康酸單甲酯的鏈轉移作用,又為長鏈引入有效的羧基官能團有利于鋁礦赤泥發生纏結,起到“架橋”的作用達到分離的目的,提高赤泥的沉降速度,對環境和操作人員更加安全,明顯改善上清液的澄清度,減少浪費,產品在鋁礦赤泥應用中沉降分離效果提高特別明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礦赤泥沉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礦赤泥沉降絮凝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氧化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原材料工業,對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氧化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氧化鋁生產方法均采用堿法,赤泥漿液是鋁土礦經堿溶出后赤泥與鋁酸鈉溶液組成的懸浮液。漿液經過稀釋后通過沉降或過濾使赤泥與鋁酸鈉溶液分離開來,然后由鋁酸鈉溶液生產氧化鋁。赤泥的沉降分離是影響氧化鋁產能、品質及效益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強化赤泥的沉降分離,氧化鋁生產廠及相關研究院、所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在于提高赤泥的沉降速度,改善沉降槽溢流液質量和底流的濃稠度,以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而添加絮凝劑是目前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開發新型絮凝劑技術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課題,國生產氧化鋁的原料主要以難處理的一水硬鋁石為主,與國外的一水軟鋁石和三水鋁石有很大差異。
在生產工藝上,國外采用拜耳法,我國除拜耳法之外,還使用了強化燒結和混聯等方法。赤泥成分與國外差異很大,以致進口高分子絮凝劑對國內的赤泥分離有選擇性。近年來美國的納爾科、氰特和法國愛森等國外大公司針對中國鋁土礦特點做了大量工作,開發了一些新型絮凝劑,但國外生產廠家對其有效成分和制備技術嚴格保密,而且價格昂貴,因此,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適合于我國鋁土礦赤泥沉降分離用的新型高效絮凝劑對我國氧化鋁工業的發展意義重大,目前赤泥分離所使用的絮凝劑主要是陰離子型的聚丙烯酸鹽或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產物,其劑型主要為水溶膠、干粉和低濃度反相乳液,水溶膠狀或粉狀絮凝劑吸濕性強,導致有效活性成分降低,導致添加量大,絮凝效果不穩定,合成技術單一,低濃度反相乳液又存在分子量低、穩定性差的缺點,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礦赤泥沉降絮凝劑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鋁礦赤泥沉降絮凝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備料,丙烯酸90~180份、氨水100~150份、去離子水80~140份、丙烯酰胺8~60份、硫酸銨2~6份、丙烯酸鈉5~50份、β-衣康酸單甲酯1~8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5~1.5份、次亞磷酸鈉0.05~0.3份、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0.25~1.0份、環烷烴110~150份、油酯8~12份、氧肟酸劑5~50份、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15~20份;
S2、制液,將15~30份的去離子水與0.05~0.3份的次亞磷酸鈉通過攪拌溶解獲得次亞磷酸鈉溶液備用,取余下的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在攪拌的過程中將90~180份的丙烯酸緩慢地倒入反應釜中,反應釜安裝在水浴恒溫箱中,保持反應釜溫度在10~30℃條件下加入100~150份氨水,當反應釜內部的丙烯酸與氨水混勻后,將8~60份的丙烯酰胺、2~6份的硫酸銨、5~50份的丙烯酸鈉、1~8份的β-衣康酸單甲酯、0.15~1.5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和0.25~1.0份的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依次注入反應釜中,繼續保持恒溫繼續攪拌,直至攪拌完全溶解,配制成聚合乳液留用,將計量好的110~150份的環烷烴、8~12份的油酯依次加入攪拌罐中進行攪拌,待內部溶液攪拌均勻,獲得油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天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天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68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