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642.5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4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江明;趙飛;湯廣瑞;彭飛;周海鷹;黃士君;王景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方艷輝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續 保護裝置 載荷 試驗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該裝置包括:本體、支撐機構和兩個壓接機構;其中,支撐機構高度可調地連接于本體的頂部,用于支撐接續管保護裝置;兩個壓接機構均位置可調地連接于本體的頂部且置于支撐機構的兩側,兩個壓接機構均用于壓接鋼絲繩,鋼絲繩穿設于接續管保護裝置。本發明中,通過支撐機構調節接續管保護裝置與本體的頂部之間的高度,通過兩個壓接機構調節鋼絲繩的傾斜程度,能夠滿足實際工況下包絡角的相關要求,并且,針對不同規格的接續管保護裝置均可以通過調節支撐機構和兩個壓接機構來滿足包絡角的要求,無需更換部件,提高了通用性,使用范圍更為廣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電線路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接續管保護裝置載荷試驗方法是在兩個并列的接續管保護裝置之間夾設一個可調節的支撐桿,支撐桿垂直于兩個并列的接續管保護裝置,支撐桿可以調節自身的長度以調節兩個接續管保護裝置之間的距離。兩根鋼絲繩分別穿設于兩個接續管保護裝置,并且,兩根鋼絲繩的第一端均與拉力機的第一力施加端相連接,兩根鋼絲繩的第二端均與拉力機的第二力施加端相連接。拉力機同時對兩根鋼絲繩的兩端進行張拉,使得鋼絲繩張緊,這時,調節支撐桿的長度以使鋼絲繩的第一端與接續管保護裝置的中心線的延長線之間形成15°包絡角,相應的鋼絲繩的第二端與接續管保護裝置的中心線的延長線之間也形成15°包絡角,從而實現了30°包絡角的實際工況的模擬,進而在滿足30°包絡角的情況下對接續管保護裝置進行相應的載荷試驗。現有的接續管保護裝置載荷試驗裝置較為簡單,為了滿足實際工況下的30°包絡角,接續管保護裝置需要根據接續管保護裝置的長度預先計算鋼絲繩的長度和支撐桿的長度,操作復雜,并且,不同規格的接續管保護裝置的長度不同,則鋼絲繩的長度和支撐桿的長度也不相同,需要不斷更換鋼絲繩和支撐桿,通用性低。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接續管保護裝置載荷試驗裝置的通用性低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該裝置包括:本體、支撐機構和兩個壓接機構;其中,支撐機構高度可調地連接于本體的頂部,用于支撐接續管保護裝置;兩個壓接機構均位置可調地連接于本體的頂部且置于支撐機構的兩側,兩個壓接機構均用于壓接鋼絲繩,鋼絲繩穿設于接續管保護裝置。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支撐機構包括:螺紋桿和支撐體;其中,本體開設螺紋孔,螺紋桿的第一端連接于螺紋孔;支撐體的第一端可轉動地連接于螺紋桿的第二端,支撐體的第二端用于支撐接續管保護裝置。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支撐體的第二端設置有弧形板。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螺紋桿的第二端的外壁凸設有環形連接部;支撐體的第一端開設有凹槽,凹槽的內壁開設有環形的凹設部,環形連接部嵌設于凹設部內。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支撐機構還包括:手柄;其中,手柄連接于螺紋桿。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支撐機構還包括:螺紋管和加強板;其中,本體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通過螺紋管相連接,螺紋桿的第一端連接于螺紋管;加強板設置于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與螺紋管的連接處。
進一步地,上述接續管保護裝置的載荷試驗裝置中,每個壓接機構均包括:調節板、滑輪和兩塊連接板;其中,調節板連接于本體的頂部且置于支撐機構的一側;滑輪可滑動地連接于調節板,滑輪與調節板之間具有間隙,鋼絲繩的一端穿設于滑輪與調節板之間的間隙;兩塊連接板分別置于滑輪的兩側,兩塊連接板均與滑輪可轉動連接;兩塊連接板的對應位置處均開設多個穿設孔,調節板沿調節板的長度方向開設多個調節孔,穿設孔與部分調節孔通過螺栓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6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