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423.7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1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純林;黃曉軍;宋晨杰;鄭勇;陸融;周聰博;李明貞;周承科;周文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蘇州供電公司;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21500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電纜 架空 混合 輸電 線路 短路 故障 定位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為:若一段架空線結構兩端的兩個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中,每個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內各段單芯電纜的護層電流相位差均正負符號相同,且兩個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中各段單芯電纜的護層電流相位差正負符號相反,則該段架空線結構中發生短路故障。本發明易于實施,成本較低,能夠對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進行在線檢測,從而能夠快速識別短路故障發生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電纜的護層電流的能夠快速定位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中的短路故障的方法。
背景技術
與單一電纜線路輸電方式或單一架空線路輸電方式不同,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機理更為復雜,尤其是電纜、架空線波速度不統一、波阻抗不連續是困擾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故障定位的關鍵,傳統的針對單一輸電方式的故障定位技術已很難適用。目前關于混合輸電線路準確故障定位的成熟、有效技術較少,處于相對空白的狀態。
行波法被廣泛用于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的故障測距。該方法通過檢測故障線路上的暫態行波在母線與故障點之間的傳播時間進行故障測距,由于暫態行波的傳播速度接近光速,基于行波法的故障定位模式存在噪聲消除和波頭時刻提取的問題,另外,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線路的波速度不統一、波阻抗不連續,這種方法難以應用于實際的混合線路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高壓電纜—架空線中,以快速定位短路故障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用于定位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中的短路故障點,所述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包括若干個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以及連接任意兩個所述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的架空線結構;
每個所述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包括分別為A相線路、B相線路和C相線路的三相線路,每相所述線路均包括依次編號從1至n的n段單芯電纜,n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數;每個所述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連接于第一接地箱和第二接地箱之間,其包括分別為A相線路、B相線路和C相線路的三相線路;每相所述線路均包括依次編號從1至n的n段單芯電纜,n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數,每相所述線路中的各段所述單芯電纜的線芯直接依次相連接;三相所述線路中各自的第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前端與所述第一接地箱相連接,所述A相線路中的第m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后端通過交叉互聯箱與所述B相線路中第m+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前端相連接,所述B相線路中的第m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后端通過交叉互聯箱與所述C相線路中第m+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前端相連接,所述C相線路中的第m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后端通過交叉互聯箱與所述A相線路中第m+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前端相連接,m=1,2,…,n-1,三相所述線路中各自的第n段所述單芯電纜的金屬護層后端與所述第二接地箱相連接;
所述架空線結構包括分別為A相架空線、B相架空線、C相架空線的三相架空線,三相所述架空線與其兩端的所述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中對應的三相所述線路相連接;
所述高壓電纜—架空線混合輸電線路的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為:每個所述單芯電纜交叉互聯結構中,對于三相所述線路中各自的第1段所述單芯電纜,定義其金屬護層的前端直接檢測到的電流信號的反向信號為該第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護層前端電流;對于三相所述線路中各自的第m段所述單芯電纜,定義其金屬護層的后端直接檢測到的電流為該第m段所述單芯電纜的護層后端電流和與其相連接的第m+1段所述單芯電纜的護層前端電流;對于三相所述線路中各自的第n段所述單芯電纜,定義其金屬護層的后端直接檢測到的電流為該第n段所述單芯電纜的護層后端電流;定義每段所述單芯電纜的護層后端電流的相位與其護層前端電流的相位之差為其護層電流相位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蘇州供電公司;武漢大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蘇州供電公司;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4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