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處理裝置以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7632.X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39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山口武久;久保田博一;巖井利通;橋本昌也;高橋一誠;久保廣明;田村敦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N1/00 | 分類號: | H04N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胡金瓏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處理 裝置 以及 方法 | ||
通過使信息處理裝置和便攜終端自動協作,從而減輕在將圖像數據以電子郵件來發送時的用戶的操作負擔。信息處理裝置(2)在由用戶選擇了電子郵件功能的情況下,對便攜終端(3)發送地址簿應用的啟動命令從而從在便攜終端(3)中啟動的地址簿應用取得發送目的地地址和用戶地址,自動生成將發送目的地地址設定為電子郵件的發送目的地,且將用戶地址設定為電子郵件的發送源的電子郵件(9)。信息處理裝置(2)對該電子郵件(9)附加圖像數據(8)并進行發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裝置以及程序,特別是涉及信息處理裝置和便攜終端相互協作而發送電子郵件的技術。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MFP(多功能復合一體機(Multifunction Peripherals))等信息處理裝置、和智能手機、平板終端等便攜終端在能夠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通信的狀態下相互協作而進行各種處理的信息處理系統(例如專利文獻1)。
此外,在信息處理裝置和便攜終端相互協作的系統中,提出了信息處理裝置根據來自便攜終端的請求而將Web畫面信息發送給便攜終端,便攜終端顯示該Web畫面信息的系統(例如專利文獻2)。在該現有技術中,在便攜終端中顯示的Web畫面信息中,包含指示傳真(FAX)、電子郵件的發送的按鈕圖像等。若由用戶操作這些按鈕圖像,則信息處理裝置將原始的Web畫面信息FAX發送至所指定的發送目的地,或發送電子郵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454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17615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近年,MFP等信息處理裝置具備發送電子郵件的功能,能夠將通過掃描功能讀取到的圖像附加在電子郵件中并發送至外部。在該情況下,在電子郵件的發送源地址中,記錄對信息處理裝置預先設定的地址。然而,被設置在辦公室等中的信息處理裝置普遍由多個用戶共享。因此,例如在各用戶使用信息處理裝置而將附加了圖像的電子郵件發送至外部的情況下,存在對該電子郵件的接收者來說,不能掌握是來自誰的郵件的問題。
為了防止該情況,考慮采用例如使信息處理裝置和用戶持有的便攜終端協作,將通過信息處理裝置的掃描功能讀取到的圖像數據暫時獲取到便攜終端,從便攜終端向外部發送電子郵件的發送方式。在該發送方式中,從用戶個人的便攜終端發送電子郵件,因此在發送源地址中記錄用戶個人的電子郵件地址,郵件的接收者能夠確定郵件的發送者。
但是,在采用如上述那樣從便攜終端發送電子郵件的發送方式的情況下,存在用戶必須進行煩雜的操作的問題。即,在上述發送方式的情況下,必須進行以下操作:用戶首先對信息處理裝置進行操作而通過掃描功能讀取到原稿的圖像后,對信息處理裝置進一步進行操作從而將通過掃描功能生成的圖像數據轉換為能夠由便攜終端處置的數據格式的圖像數據,其后,將圖像數據獲取到便攜終端。并且在便攜終端中獲取到圖像數據后,必須進行以下操作:用戶對便攜終端進行操作從而啟動Mailer等電子郵件功能,進而將從信息處理裝置獲取到的圖像數據指定為附件。從而,在從信息處理裝置獲取圖像數據到便攜終端并發送電子郵件的情況下,用戶的操作變得煩雜,便利性差。
因此,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過使信息處理裝置和便攜終端自動協作,從而減輕用戶的操作負擔,提高將圖像數據以電子郵件來發送時的便利性的信息處理裝置以及程序。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763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