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6886.X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9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玉娟;宋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瑞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2 | 分類號: | C08L67/02;C08L71/02;C08L39/06;C08K3/04;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經濟技術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石墨烯 高分子復合薄膜 退火 混合物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 超級電容器 高強度結構 聚環氧乙烯 復合薄膜 光伏器件 熔融共混 傳感器 超強 冷卻 無毒 環保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3份,石墨烯2?4份,在285 °C下進行熔融共混1小時,冷卻至60 °C得混合物A;2,混合物A,加入聚環氧乙烯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份,攪拌并降低溫度至室溫;3退火:100 °C 退火 3 ?5h 即可得到超強的復合薄膜。其具有制備簡單,成本低廉,性能優異,環保無毒等優點,在制備高強度結構材料、超級電容器、光伏器件、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傳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石墨烯是一種單原子厚度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熱和力學性能,以及巨大的比表面積。石墨烯與高分子之間能夠通過共價或非共價作用(氫鍵、π-π作用、靜電作用等)進行復合。這些相互作用既增加了石墨烯在高分子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性,也可以提高復合材料的性能或拓展其功能. 目前常用的制 備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的方法有溶液混合、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等。該類復合材料可以通過蒸發溶劑、溶液涂覆、真空抽濾、層層自組裝等途徑加工成相應的復合膜。但成本較高,性能不穩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具有制備簡單,成本低廉,性能優異,環保無毒等優點,在制備高強度結構材料、 超級電容器、光伏器件、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傳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3份,石墨烯2-4份,在285 °C下進行熔融共混1小時,冷卻至60 °C得混合物A;2,混合物A,加入聚環氧乙烯1-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2份,攪拌并降低溫度至室溫;3退火:100 °C 退火 3 -5h 即可得到超強的復合薄膜。
本發明優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份,石墨烯2份,在285 °C下進行熔融共混1小時,冷卻至60 °C得混合物A;2,混合物A,加入聚環氧乙烯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攪拌并降低溫度至室溫;3退火:100 °C 退火 3 h 即可得到超強的復合薄膜。
本發明優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份,石墨烯4份,在285 °C下進行熔融共混1小時,冷卻至60 °C得混合物A;2,混合物A,加入聚環氧乙烯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攪拌并降低溫度至室溫;3退火:100 °C 退火5h 即可得到超強的復合薄膜。
本發明優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份,石墨烯3份,在285 °C下進行熔融共混1小時,冷卻至60 °C得混合物A;2,混合物A,加入聚環氧乙烯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攪拌并降低溫度至室溫;3退火:100 °C 退火 4h 即可得到超強的復合薄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具有制備簡單,成本低廉,性能優異,環保無毒等優點,在制備高強度結構材料、 超級電容器、光伏器件、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傳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石墨烯高分子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瑞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瑞賽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68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