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填充式空心液壓支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6772.5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34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昕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15/44 | 分類號: | E21D15/44;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填充 空心 液壓 支柱 裝置 | ||
一種填充式空心液壓支柱裝置,屬于液壓支柱技術領域。特征是:它包括有盲孔底座、連接盤、外缸體、內缸體、活塞、壓縮彈簧、活塞蓋、頂蓋、頂蓋連接盤、斜楔、環套;頂蓋的通過頂蓋連接盤與由外缸體、內缸體、活塞、壓縮彈簧、活塞蓋組合形成的空心液壓缸的活塞相連接,空心液壓缸底端通過連接盤與盲孔底座的上端相連接,“T”形頂蓋貫穿在上述各件的中空腔內,填充球通過插裝在盲孔底座上的斜孔中的漏斗灌入到盲孔底座的中心腔內,實現了工作狀態下液壓恒阻支護和故障狀態下填充球與“T”形頂蓋的安全支撐的容錯支護功能;拆除支柱時,將盲孔底座的斜楔抽出后,取出填充球,實現液壓卸載。其優點是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雙重支護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液壓支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心液壓支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在采煤、采礦及隧道施工中,其工作面多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主要存在以下缺點:①單體液壓支柱出現液壓系統故障后,便失去支撐能力,安全性差;②預警單體液壓支柱內腔摩擦夾持機構復雜,制造和維護難度大,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填充式空心液壓支柱裝置,可有效地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其特征如圖1所示,包括有盲孔底座1、連接盤2、外缸體3、內缸體4、活塞5、壓縮彈簧6、活塞蓋7、頂蓋8、頂蓋連接盤9、斜楔10、環套11,其連接關系是盲孔底座1的上部通過第一螺栓組L1與連接盤2連接,連接盤2上部通過第二螺栓組L2與外缸體3連接,外缸體3的頂端通過第三螺栓組L3與活塞蓋7連接,底端制有外凸臺的內缸體4套裝在外缸體3的中心腔內,其底端的外凸臺上面與外缸體3下部的內凸臺下面相貼合,底端制有外凸臺的活塞5套裝在內缸體4和外缸體3之間的空腔內,活塞5底端面與外缸體3下部的內凸臺之間的液腔內裝有乳化液14,外缸體3下部缸體上安裝有三用閥15與液腔連通,壓縮彈簧6安裝在活塞5與外缸體3之間的空腔內;活塞5上端通過第五螺栓組L5與頂蓋連接盤9相連接,“T”形的頂蓋8通過第四螺栓組L4與頂蓋連接盤9相連接,頂蓋8下面制有的環形凹槽8.1與頂蓋連接盤9上面制有的環形凸臺9.1相配合,頂蓋8下部柱體套裝在內缸體4和盲孔底座1的中心腔內;盲孔底座1的筒壁上制有n個填裝填充球13的斜道1.1,盲孔底座1的底端制有安裝斜楔10的楔孔;盲孔底座1的中心腔內填充有填充球13,盲孔底座1的外圈上安裝m個環套11,n、m均為正整數;另外制備有用于裝填填充球13的漏斗12。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
① 由于運用空心液壓缸和三用閥,可實現恒阻支撐。
② 由于“T”形頂蓋8下面制有的環形凹槽8.1與頂蓋連接盤9上面制有的環形凸臺9.1相貼合,在巖頂初來壓時,能防止“T”形頂蓋偏心,當出現液壓系統故障時,如液壓缸爆缸或閥體出現故障時,空心液壓缸失去支撐能力,“T”形頂蓋與填充物形成支撐,仍能提供支撐力,實現了雙機容錯的功能,安全性更高。
③ 為了防止死柱,采用在盲孔底座1的底部設有斜楔10,通過向上舉在盲孔底座1的外部套裝多個環套11,使盲孔底座1底部的斜楔10從側部抽出,實現卸載,簡單易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剖視圖;
圖2是頂蓋俯視圖;
圖3為圖2中A-A剖視示意圖;
圖4為盲孔底座剖視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漏斗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科技大學,未經太原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67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