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6360.1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92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楊燦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4 | 分類號: | 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劉星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存儲器 內部 數據 篡改 機制 soc 芯片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及方法,所述芯片包括:第一存儲單元,用于存儲由芯片生產提供者負責維護的敏感系統數據;第二存儲單元,用于存儲由用戶負責維護的用戶數據和程序;微處理器,用于訪問所述第一、第二存儲單元;訪問控制單元,連接于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第一、第二存儲單元之間,用于完成所述微處理器訪問所述第一、第二存儲單元的時序控制;特征值單元,連接于所述微處理器,用于計算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用戶代碼的特征值,并與預先存儲在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內的特征值進行比較,以判斷用戶代碼是否被非法篡改。本發明通過上電后特征值校驗電路,可以檢測NVM存儲器是否意外丟失數據,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片上系統領域,涉及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及方法。
背景技術
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簡稱SOC),從狹義角度講,它是信息系統核心的芯片集成,是將系統關鍵部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從廣義角度講,SOC是一個微小型系統,其將微處理器、模擬IP核、數字IP核和存儲器(或片外存儲控制接口)集成在單一芯片上,通常是客戶定制的,或是面向特定用途的標準產品。
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一般內部都集成了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NVM)用于存放用戶程序和數據。隨著MCU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對于MCU內部數據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保護NVM非易失性存儲器內的數據變得尤為重要。
存儲于MCU內部NVM存儲器內的用戶代碼往往是非法攻擊的重要部件,通過篡改內部的用戶代碼達到控制用戶系統的目的。
同樣,NVM存儲器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如:高溫/高壓等極限狀況),也可能發生內部數據丟失或者部分數據比特位被篡改的情況。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及方法,以提高芯片安全性,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及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SOC芯片安全風險較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存儲器內部數據防篡改機制的SOC芯片,包括:
第一存儲單元,用于存儲由芯片生產提供者負責維護的敏感系統數據;
第二存儲單元,用于存儲由用戶負責維護的用戶數據和程序;
微處理器,用于訪問所述第一存儲單元或第二存儲單元;
訪問控制單元,連接于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之間,用于完成所述微處理器訪問所述第一存儲單元、第二存儲單元的時序控制;
特征值單元,連接于所述微處理器,用于計算所述第二存儲單元中用戶代碼的特征值,并與預先存儲在所述第一存儲單元內的特征值進行比較,以判斷用戶代碼是否被非法篡改。
可選地,所述特征值單元被設置為當判定為非法篡改后,產生一個用戶代碼被非法篡改的中斷給所述微處理器。
可選地,所述微處理器被設置為當接收到所述中斷后,將所述芯片復位。
可選地,所述特征值單元包括特征值計算單元、第一鎖存器及比較器;其中:
所述特征值計算單元連接于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第一鎖存器之間,用于接收所述微處理器從所述第二存儲單元讀出的用戶代碼,計算所述用戶代碼的特征值,并將計算所得的特征值輸入所述第一鎖存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63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