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6346.1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63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崔立山;邵陽;郝玉庭;姜大強;蔣小華;焦淑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C22C27/04 | 分類號: | C22C27/04;C22C30/00;C22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 地址: | 10224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記憶合金 復合材料 體積分數 鎢元素 制備 復合材料原料 馬氏體相變 原子百分數 鎢顆粒 原子比 可逆 鑄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該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原料的總量計,其包括以下成分:體積分數為30?95%的鎢元素,以及原子比為50:50?40:60的Ni元素和Ti元素,Ti、Ni和W三種元素的原子百分數之和為100%。本發明提供的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鎢元素的體積分數最高可達95%,鑄態下鎢顆粒均勻的分布在NiTi基體中,且具有TiNi記憶合金所具備的可逆馬氏體相變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金屬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TiNi形狀記憶合金因具有形狀記憶效應、高阻尼性、超彈性、腐蝕抗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而在航空航天、醫療工業、生活等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然而利用TiNi記憶合金超彈性制成的各種醫療器械和結構部件因其屈服強度較低,限制了它作為功能材料在需求高強度場合下的使用。金屬鎢具有超高彈性模量,高X射線可視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若將其與NiTi記憶合金結合,即可望獲得高性能復合材料,在醫療、航天等重要鄰域開拓其新的用途。
然而鎢的熔點高達3400℃,屬于難熔金屬材料,如果采用超高溫熔煉直接結合鈦、鎳和鎢來制備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不僅耗費成本,更重要的是高達3400℃的溫度會引起金屬鈦和鎳的嚴重揮發,這種直接熔煉幾乎是不可執行的,不適于在實際中應用。而采用將單質鎢和部分單質鎳熔煉成鎳鎢中間合金,然后再加入單質鈦和剩余的單質鎳熔煉得到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方法,鎢元素的體積分數為最多僅為12%,鎢元素在復合材料中并不能充分體現其增強的作用。
因此,研發一種低成本、易實行、制備過程中鎳元素和鈦元素幾乎不損失且能充分提高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中鎢的體積分數的工藝,仍是本領域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是一種鎢元素體積分數較高的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通過以鎢對TiNi相進行增強,具有較高強度及較高X射線可視性。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上述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將TiNi合金塊和鎢粉末“熔滲”加“熱壓”的方法制備得到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了一種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以該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原料總量計,其原料包括以下成分:體積分數為30%-95%的W元素,以及原子比為50:50-40:60的Ni元素和Ti元素,Ti、Ni和W三種元素的原子百分數之和為100%。其中,所述鎢元素的體積分數優選為50-90%。
本發明提供的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由鎢增強相和TiNi基體組成,鎢相中含少量Ti,其中,鎢相以球狀分布于TiNi基體中,鎢相的直徑為微米級。金屬鎢具有超高模量和高X射線可視性,本發明將其添加到TiNi記憶合金材料中得到新的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鎢能夠對TiNi基體起到增強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使該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X射線可視性。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W/TiNi記憶合金復合材料的原料配比選取純度在99wt.%以上的單質鈦、純度在99wt.%以上的單質鎳、純度在99wt.%以上的顆粒度小于50微米的鎢單質粉末,優選的小于10微米;
步驟二:將全部單質鎳和全部單質鈦放入惰性氣體保護的熔煉爐中,熔煉成Ni元素和Ti元素原子比為50:50-40:60的TiNi合金塊;
步驟三:將所述鎢粉末、圓柱形TiNi合金塊按照由下到上:圓柱石墨壓頭、鎢粉末、圓柱形TiNi合金塊、圓柱石墨壓頭的順序置于中空圓柱形石墨模具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63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