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餅制作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4623.5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05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霍賴河;陶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霍賴河;陶賢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匯邦智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54 | 代理人: | 朱展港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作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餅制作設備,包括茶葉上料機構、茶葉稱量機構、將茶葉蒸軟的蒸茶機構以及將茶葉壓制成茶餅的壓制機構,所述茶葉稱量機構與蒸茶機構之間設有輸送機構,所述茶葉上料機構上設有多個出料口,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多個用于盛裝茶葉的接料筒、供接料筒移動的滑道、驅動接料筒沿滑道移動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動接料筒依次經過各個出料口接收茶葉并在運行一段距離后將茶葉倒入蒸茶機構的蒸筒內,所述茶葉稱量機構位于出料口與接料筒之間,所述蒸茶機構包括蒸汽機、連通蒸汽機的蒸筒、帶動蒸筒來往于蒸茶機構與壓制機構之間的滑動架。整個制作過程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無需人工干預,生產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茶餅制作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茶餅制作是先通過人工將茶葉混合好,接著將混合茶葉放入壓茶餅機內進行壓制,從而完成茶餅的制作。目前還沒有全自動化的設備可以自動完成茶葉的混合和茶餅的壓制,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自動對各種按重量混合后壓制成茶餅的茶餅制作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茶餅制作設備,包括茶葉上料機構、茶葉稱量機構、將茶葉蒸軟的蒸茶機構以及將茶葉壓制成茶餅的壓制機構,所述茶葉稱量機構與蒸茶機構之間設有輸送機構,所述茶葉上料機構上設有多個出料口,所述輸送機構包括多個用于盛裝茶葉的接料筒、供接料筒移動的滑道、驅動接料筒沿滑道移動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驅動接料筒依次經過各個出料口接收茶葉并在運行一段距離后將茶葉倒入蒸茶機構的蒸筒內,所述茶葉稱量機構位于出料口與接料筒之間,所述蒸茶機構包括蒸汽機、連通蒸汽機的蒸筒、帶動蒸筒來往于蒸茶機構與壓制機構之間的滑動架。
在本發明中,所述茶葉上料機構包括多組茶葉抽取上料機構,每組茶葉抽取上料機構均包括存儲倉、安裝在存儲倉上的茶葉抽取機構、設置在存儲倉下方的茶葉出口,所述茶葉抽取機構包括抽風機、負壓吸管、連接負壓吸管中部的過渡倉,所述負壓吸管的外端為可自由移動的活動管,所述過渡倉與存儲倉之間設有可打開和關閉的密封門,所述茶葉出口上連接有滑槽,滑槽的末端形成出料口,所述滑槽設置在直線振動器上。
在本發明中,所述茶葉稱量機構包括設置在出料口附近的托盤,所述托盤上連接有重量感應器,所述重量感應器上連接有可以自動打開托盤底部的自動開關機構。
在本發明中,所述滑道為環狀或者跑道狀的循環滑道。
在本發明中,所述接料筒的底部設有可以推拉打開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連接有氣動伸縮缸。
在本發明中,所述接料筒上部的外壁連接有定位環,所述滑道的上方設有支撐該定位環的次級滑道。
在本發明中,所述蒸筒的上方設有可以伸縮移動的蓋板,所述蓋板安裝在一伸縮架上,所述伸縮架與一推動氣缸連接。
在本發明中,所述蒸筒的底部設有可以活動打開的活動板。
在本發明中,所述蒸筒的側壁或活動板設有與蒸汽機的蒸汽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多組茶葉抽取上料機構自動將不同的茶葉原料抽取到接料筒內,并且自動稱量,無需人工進行分類稱量上料,精度高,接著輸送機構將混合茶葉原料送入蒸茶機構內將茶葉蒸軟,避免壓制時將茶葉原料壓碎,便于成型,然后將蒸軟后的茶葉原料送入壓力機內壓制成型。整個制作過程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無需人工干預,生產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茶葉抽取上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霍賴河;陶賢,未經霍賴河;陶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46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